王晓敏德育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主任德育案例 星期一7:20,我按时走进教室,准备带领同学们上早读课。和往常有点不同的是,教室里多少显示出一种异常,有个别同学不时向教室后面观望。这时,我才注意到:教室靠窗最后一排的过道边,站着我班的一位男生王超,虽然他已经注意到我的存有,但依然固执地向他旁边坐着的男生说着什么,而坐着的同学俨然一副尴尬的表情。看到这里,我心中老大不快,强压住怒火把他叫上讲台,询问事情的原委:原来今天恰逢学生一周一次的轮换座位,他刚好换到第一排,但他却不愿意,于是跟后面的同学商量他继续坐在最后一排,这才出现了开头的场面。听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腾地升起来,在我的印象中,王超一直是一个内向听话的孩子,今天如此坚决,让人感觉真是无法理解。况且这件小事完全能够在课下解决,为什么无视班级纪律,上课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另外别的同学都愿意往前坐,你为什么偏偏朝后跑。想到这里,我严厉地对王超说:“这个班级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它不会因为你个人而改变。如果每个学生都像你一样,那我们这个班级还不成一盘散沙了。”听完我的话,王某答应着,缓缓向座位走去,走到座位边,他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迅速拿起书包跑出了教室。气愤加上吃惊,我马上给家长打了电话,述说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个人成长、班级大局各方面陈明了利害关系。到了晚上,王超打来了电话,表明理解到自己的错误,并向我表示了歉意,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但就在我快把这件事遗忘的时候,王超又出事了。 又是一天早读课,我刚走进教室,就见王超背着书包匆匆向我走来,激动地对我说:“王老师,这次我走了,就再也不会来了,您放心,不是老师、同学的错,是我一个人的错,我的事我一人承担。”说完飞快地冲出了教室,在让同学追赶未果的情况下,我即时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又从同学那儿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早读前,组长收作业,因为王超与组长座位离得相对较远,所以组长在喊话的时候就影响了对方的沟通,他交了两次都不是该交的作业。于是,他把气撒在了组长的身上,先把组长使劲推搡了几下,又大声地喊叫:“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为什么欺侮我”?听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大家的倾向性很明显,认为王超小题大做,一个男孩子不至于为这种小事大动干戈)。我却觉得这事决不一般,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里,王超连续情绪失控,为什么遇事会如此的偏执、冲动。带着种种疑惑,我仔细回想了王超在班上的表现:除了内向,他更明显的特点似乎是孤僻,他在班上个子最高(1.80㎝),身体却很瘦弱,平时基本上不和同学有过密的交际,也很难见他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活泼与开朗。既然如此,王超的表现决不是一个偶然。下午,王超的母亲来了,我与她做了深入的交流。原来王某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因为事业、生活的不如意,父母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平时害怕孩子会受人欺侮,所以事无巨细都由父母操心。所以,造成了王超孤僻的性格。另外,孩子在进入初中后,身高急速增长,又造成他相对自卑的性格,上次调座位就是因为王某觉得自己太高,会影响后面的同学,惹别人不高兴提出的。王超还告诉妈妈说平时上课不敢把身子直起来,非常难受。听到这里,我心里非常懊悔当初自己简单的处理方式,如果前一件事处理的妥当,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故了。谈到最后:王超的妈妈还担心地告诉我孩子表现很坚决:不上学了。听到这里,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指出她的教育方法的误区:过度的保护,只能带来孩子的无能,他终究要离开你,融入他的生活空间,所以应该适度放于,并请她放心,一定说服王超来上学。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就能够对症下药了。我分析:冷静几天后,王某应该会理解到自己的冲动和不理智,但又顾忌面子(说出了不上学的话),所以没办法回校。所以,我先让王某平时在班里相处较近的几个同学去跟他聊天,慢慢地开导他,又让当时跟他发生冲突的组长和几个班干部去他家,组长真诚的向他道歉:自己工作不当、表述不准确。王超非常不好意思,也为自己的冲动,向组长表示了歉意,并承认是自己太过偏执,几个班干部还为他补了课,一星期后,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亲自去了王超家,他显然没想到我会来,非常拘谨,我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询问了他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临走时,我特意留下两本书《做人与做事》、《交往的艺术》,没过几天,王超的母亲打来电话,他愿意上学了。 接到电话,我很高兴,但意识到这仅仅个开始,我与班委的同学做了深入的交谈,希望大家能够协助王超,让他尽早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来。在之后的日子里,我特意让他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班上的挂卸窗帘(他个子最高),开关班级的喇叭,孩子非常乐意,逐步觉得自己也有用武之地,同学们只要一遇到因为个矮而不能解决的事,也总是第一个想到他,而王超总是表现的很开心。他终于觉得自己被别人认可和重视了。平时,只要王超在学习上有一点进步,我总是不吝表扬,让他逐步树立自信心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