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技术-PPT演示文稿.pptx

  1. 1、本文档共5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1.1.1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1.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1.1.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绪论;随着移动互联业务的渗透和巨量带宽应用的不断出现,物物互联设备的指数级增长以及关键行业的可靠性应用的逐渐显现,4G的网络性能在应对这些需求时已经捉襟见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绪论;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0月31日,中国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5G网络商用,中国正式跨入5G时代。5G与4G相比,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技术特点,不仅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为移动终端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赋予万物在线连接的能力。;eMBB场景主要提升以人为中心的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的通信体验,适用于高速率、大带宽的移动宽带业务。mMTC和uRLLC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其中mMTC主要满足海量物物连接的通信需求,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uRLLC则基于其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特点,主要面向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在uRLLC场景,它主要针对工业生产和工业控制的应用场景,强调较低的延时和较高的可靠性两个方面。在4G网络中,端到端时延在50~100 ms,而uRLLC要求5G的端到端时延必须低于1 ms,比4G网络要低一个数量级,这样才能应对无人驾驶、智能生产等低时延应用。而且这些业务对差错的容忍度非常小,需要通信网络全天候服务,几乎无中断服务可能,符合“时延微小、高度可靠”的特性。 在mMTC场景,它主要针对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场景,这种场景强调大规模的设备连接能力、处理能力以及低功耗能力,比如,在连接能力上能够达到100000连接/扇区,在供电上要求至少5年以上的电池持续能力,符合“海量设备、绿色耗能”的特性。;绪论;1.4.1 5G演进和各版本的功能;1.R15版本的主要功能 R15版本是5G的第一个成熟的版本,包括了5G所有的新的特性和新的技术。本节介绍的都是R15版本的功能。 1) 5G NR R15的5G NR主要针对eMBB和uRLLC两大场景定义了新规范。针对eMBB场景,NR主要定义了三大类技术:高频/超宽带传输、大规模天线技术、灵活的帧结构和物理信道结构。uRLLC旨在支持或协助完成一些近实时和高可靠性需求的关键任务型业务,比如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和远程医疗等。 2) 增强LTE/LTE-Advanced 4G LTE/LTE-Advanced针对eMBB、mMTC和uRLLC三大场景都进行了功能扩展和增强,其中5G mMTC场景主要基于LTE/LTE-Advanced技术扩展,以适应大规模物联网通信。 3) 5G核心网 从核心网侧的角度,针对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5G核心网也将提供两种解决方案: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扩展方案和5GC(5G Core Network,5G核心网)。;1.4.1 5G演进和各版本的功能;1.4.1 5G演进和各版本的功能;1.4.1 5G演进和各版本的功能;1.4.2 全球5G实力格局 ;1.4.2 全球5G实力格局 ;1.4.2 全球5G实力格局 ;1.4.2 全球5G实力格局 ;1.4.2 全球5G实力格局 ;小结;;5G应用场景和关键性能; 5G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5G将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5G将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5G将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等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业务及用户感知的智能优化,同时将为网络带来超百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比特成本降低,最终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总体愿景。;核桃AI;物联网扩展了移动通信的服务范围,从人与人通信延伸到物与物、人与物智能互联,使移动通信技术渗透至更加广阔的行业和领域。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医疗、车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将会推动物联网应用爆发式增长,数以千亿的设备将接入网络,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并缔造出规模空前的新兴产业,为移动通信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海量的设备连接和多样化的物联网业务也会给移动通信带来新的技术挑战。;2. 5G发展的其他驱动力: 1)业务发展驱动 业务需求差异大,需要网络针对不同业务提供专有的通信途径;业务需求变化快,需要网络针对不同的通信需求实现自动灵活的配置;业务需求个性化,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马家沟里的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