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慢性病的一些方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防治糖尿病—体化方案 中医防治脑卒中—体化方案… 中医防治高血压病—体化方案 10 中医防治冠心病一体化方案? ? ? 15 中医防治糖尿病一体化方案 糖尿病史由多种病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 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 损害,导致眼、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 竭。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它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 瘦为特征的疾病。1980年前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0.3%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到 3%左右。糖尿病的发生虽与气 候无明显关联,但与环境密切相关。 预防和行为十预 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大问题,其预防应以自 身预防为主,及早减除或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确认识本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有家族史者应定期做检查。 现代医学治疗原则 ⑴饮食控制; ⑵体育锻炼; ⑶口服降糖药治疗; ⑷胰岛素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⑴上消 1 肺热津伤:烦渴多饮,口十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活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味 ⑵中消 胃热炽盛: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十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治则:活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黄连、桓子等。 ⑶下消 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十舌燥,舌红,脉沉 细数治则: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龙骨、牡蛎、益智仁、桑螺蜗、蚕茧、 党参、黄茂、五味子等。 阴阳两虚: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一,面色黝黑耳轮焦十, 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阳滋肾固摄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覆盆子、桑螺蜗、金樱子等。 中医适宜技术 ⑴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在 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一般以三消 分型论治。 1 ) 上消 取穴:主穴:胰脸、肺脸、太渊、心脸、少府。 配穴:少商、鱼际、膈脸、金津、玉液。 方法: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 20分钟,隔天1次,10次为一疗 程。 中消 取穴:主穴:胰脸、脾脸、胃脸、三阴交、内庭、 配穴:足三里、中脂、内关。 方法:同上。 下消 取穴:主穴:胰脸、肾脸、太溪、太冲。 配穴:复溜、水泉、命门、气海。 方法:同上 ⑵气功治疗:气功治疗糖尿病,自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经验,大致可分为内 气和外气疗法。其中以内气练功治疗糖尿病功法较为广泛。对降低血糖、 血脂和防治尿病并发症均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⑶艾灸疗法:用艾柱直径为1.5cm,高2cm,重0.5g,鲜姜片3~4mm ,直 径2cm进行隔姜灸,以上入组主穴轮流使用,每天应用一组。配穴随症加 减,每穴灸10~30壮,隔天灸1次,24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糖尿病人心里康复 与患者采取闲谈、聊天、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心里活动和心里状态,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根据患者存在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讲述有关 医学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o 糖尿病患者的药补与食补 糖尿病的治疗,除采用压药物治疗外,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糖尿病发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药补、食补可根据活热养阴、益 气生津和滋补肝肾等治疗原则指导配方。糖尿病有轻重主次的不同,通常 3 把多饮称为上消;多食称为中消;多尿称为下消。上消表现有口十舌燥, 渴而多饮等。进补时应以养阴润肺为主。药补可选用生地、麦冬、天冬、 玉竹、太子参、北沙参、白合等;食补宜选用蜂蜜、银耳、梨、莲藕、豆 浆、芝麻、燕窝、海参、鸭肉、甲鱼等。中消表现为多食超常、容易饥饿、 大便秘结等。进补可以养阴活热为主。药补可选用玄参、石斛、知母、麦 冬、玉竹、沙参等;食补以蜂蜜。、梨、桑甚、菠菜、芝麻、冬瓜、芹菜等 下消表现如小便量大次多,口十舌燥,是肾阴虚;如有小便次数及量明显 增多,腰酸腿软,甚至阳痿等,是肾的阴阳两虚。届于肾阴虚者,可选用 山萸肉、枸杞子、生地、山药、南瓜、冬瓜、梨、银耳、黑木耳等;届于 肾阴阳两虚者,可在上药的基础上再加温肾阳的附子、菟丝子、仙灵脾、 淫羊n、胎盘、黄鳍、麻雀肉、虾等。

文档评论(0)

anlianwei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