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诊断)诊断学指导.pdf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企业诊断)诊断学指 导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专科) 一、诊断的概念 诊断是指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所得到的资料,经过综合、 分析、推理、判断,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常见症状与问诊——症状诊断学体格检查——体征——检体诊断学 实验室检查各种器械检查 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病人感到不适或痛苦的主观 感受。 体征:是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能客观观察到的异常改变。 一、定义 问诊又称询问病史,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了解疾病的历史和现 状而获取临床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也称为症状诊断。 二、问诊的重要性 三、问诊的方法和技巧限 四、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主诉是指病人感受最明显、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主诉也是病人来 就诊的主要原因。 (三)现病史 内容:起病情况主要症状的特点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 诊疗经过一般情况 (四)既往史 包括: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急慢性传染病、外伤手术史、 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 (五)个人史 1 、社会经历2 、职业及工作条件3 、习惯与嗜好4 、冶游史 5 、吸毒史 (六)婚姻史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方健康情况。 (七)月经生育史(menstrualhistory ,childbearinghistory)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LMP) 月经周期(天)或绝经年龄 (八)家族史 主要询问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 一、概述 发热定义: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的有效控制下,保持 相对恒定的正常范围以内,当某个人的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 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体温范围:※口测法(舌下):36.3—37.2℃腋测法(腋 窝):36—37℃肛测法(直肠):36.5—37.7℃ 二、病因及分类 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为常见病因,占50—60% 。 非感染性发热:非病原体物质引起的发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 内分泌型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体温的高低分为: 低热:37 ﹒3—38℃中等度热:38 ﹒1—39℃ 高热:39 ﹒1—41℃超高热:>41℃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 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范围大,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 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风湿热、败血症、重症肺结核、支气管肺炎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大,可达几度,间歇期(体 正常)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反复发作。见于三日疟、间日疟、急性肾盂肾炎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性。见于:结核病、胸膜炎、心内膜炎 等 其它:回归热、波状热。 四、诊断 1 、起病急缓、发热高低、热型及热程 2 、职业、居住地区、既往史、传染病接触史及预防接种史。 3 、了解伴随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一、概述: 疼痛是由于机体组织受损伤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的痛苦感觉,是临床上最常见 的症状之一。 二、临床特点 1 、疼痛部位疼痛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部位牵涉痛放射部位 牵涉痛 (又称放射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病变引起的疼痛出现在远离该 器官的某一部位的体表。 2 、疼痛发作特点、强度及持续时间3 、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4 、诱发与缓解疼痛的因素5 、伴随症状 三、临床常见的疼痛有头痛、胸痛及腹痛 一、概述:水肿 当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即称为水肿。 全身性水肿: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液体积聚在体腔内称为积 水(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局部性水肿:液体积聚于局部组织间隙 凹陷性水肿: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甲减——粘液性水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