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考察报告.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海 无 涯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姓 名: 童嘉伟 学 号: XXXX2482 专 业: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班 级: 15 注会三班 学 海 无 涯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考察报告 15 注会三班 童嘉伟 XXXX2482 摘要:带着肃穆沉重的心情,我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这个记录了七十多年的 血腥战争遗迹的展馆里,那一桩桩惨案以一种更为直接清晰的方式暴露在我面前,向 我们这些在和平中成长的后人诉说这片土地上曾经染过的血色,让我真正意识到中华 民族为了得到如今这份和平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关键词:悲壮;绝望;血腥;和平;振兴 借着假期实践活动的机会,我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参观考察,在这里参 观的一天里,我的内心是沉重、愤怒与悲痛交织在一起的,随着那一幅幅照片、一座 座雕塑、一件件藏品的介绍,我的思绪也仿佛飘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血 色年代,见证一支军队的灭绝人性与一个民族的苦难与抗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大 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 年8 月15 日落成开放。经多次扩建,新 馆于XXXX 年12 月13 日南京大屠杀30 万同胞遇难70 周年之际建成开放。 一、纪念馆概况 纪念馆占地面积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 砌而成,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 “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纪念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 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 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 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 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 300000 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祭奠广 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 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 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 17 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 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 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 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大屠杀纪念馆以纪念墙、主馆结合高大密植的树木来围合内向庭院,力图与外 部环境隔离,以利营造气氛与酝酿情感,其空间布局及流线与中国环游式园林的空间 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中部庭院铺满象征死亡的白色卵石而非水体,尤其是通过入口 空间的视线约束和屋顶平台的开放形成对比,与累累白骨有某种形态上关联的大片卵 学 海 无 涯 石更令人为之一震,卵石间偶生寸草,对比之下更显死的悲惨、生的抗争。庭院中若 干枯树、母亲雕塑、铭石等进而强化了悲怆的气氛。又因大屠杀馆处于当年屠杀后的 掩埋实地,现场感受更能激起情绪的高潮。 二、纪念馆入口 XXXX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负责创作新增加的《南京大屠 杀》雕塑。该雕塑共有《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声》四组。主雕塑 《家破人亡》位于纪念馆馆外最东角,整座雕塑高10 多米,表现的是南京大屠杀期 间,一位眼泪干枯的母亲抱住死去的孩子仰望苍天的悲痛形象。 巨大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把人瞬间带回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顺 着主雕塑往入口延伸,一组名为《逃难》的雕塑不断反映着那个年代遇难同胞的不幸 遭遇。《冤魂的呐喊》由一个大而倾斜和一个小而低矮的铜质雕塑组成,立于纪念广 场入口,雕塑处于入口的必经之路上,经过馆外雕塑的铺垫,正式拉开参

文档评论(0)

万寿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