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实用器具的设计.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元代实用器具的设计第八章 元代艺术设计第一节实用器具的设计第一节 实用器具设计1.饮食器2.文具3.家具龙泉窑青釉露胎龙纹盘磁州窑黑釉剔花梅瓶磁州窑白釉褐彩人物罐景德镇青花瓷大盘,大碗“太禧”铭卵白釉瓷器甚为罕见青花龙纹高足碗青花凤纹高足碗梅瓶元代玉壶春瓶葫芦瓶青花海水云龙纹八棱梅瓶景德镇窑青花龙凤纹扁瓶器物介绍   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贴云龙纹大盘,该器物鋬沿,弧壁,浅圈足内敛,形制硕大,釉色青绿喜人,以露元龙泉窑青釉露胎贴云龙纹大盘胎贴花技法在口沿和内底分别装饰朵花和云龙戏珠纹,内壁则在釉下满刻波涛纹。“露胎贴花”是以模印技法用瓷泥制成浮雕状的图案花纹,贴在已经施釉的坯体上,花纹部分露胎不上釉,经烧成後花纹因氧化呈红褐色,具有极为独特的装饰风格,是元代龙泉窑新创烧的一个品种。这件大盘制作规整精美,龙纹生动形象,是元代龙泉窑的一件佳作。本器小口外卷,微呈盘口状,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至底,为金元时期梅瓶典型样式。通体施黑釉,腹部剔刻缠枝荷花纹,露出素胎,黑白相间,格外醒目,给人以明快爽朗之感。瓶肩部装饰变体云纹一周,腹部主体则以缠枝荷花为主题纹饰,其花茎粗壮,花叶饱满,刻工豪迈,用极尽简约的线条勾勒出莲瓣,枝叶,自由洒脱,淋漓尽致此器通高38.5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13厘米。唇口、短颈、丰肩,腹以下渐收,近底处微撇,斜削成圈足。足底露胎,刮痕粗显,胎质坚硬,色呈浅灰。唇口及器里刷黑釉,外壁罩白釉,色泽乳白微黄。腹部棱形三开光内绘褐彩人物纹与花卉纹。造型、纹饰系元磁州窑之典型器。 白地黑花彩绘,为宋代磁州窑的时代风格,其黑与白,色调对比非常鲜明。而元代又独具时代风格,即白地与黑花,不如宋代黑白分明,而是白地泛淡黄,黑花并不黑,有的呈褐色或酱色,故元代磁州窑多见“白釉褐彩”。景德镇青花瓷中直径超过40cm的大盘,大碗便是专为适应伊斯兰世界的消费者聚餐食肉饭的系粗而设计的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高2.3cm,口径17.8cm,足径11.4cm。特点: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骨坚细洁白,内外施釉,釉层较厚,呈失透状,釉面莹润,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足内露胎无釉。盘外壁刻划变形莲瓣纹一周,共16瓣,莲瓣纹尖部划一道弦纹。盘内有阳纹印花装饰,盘心是一龙戏珠,龙,张口露齿五爪,身体舞动,异常骄猛,衬以朵云和火珠。盘内壁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花间对称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顺序,从“太”字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肠、螺、轮、盖、花、珠、鱼、伞”。元代青花龙纹高足碗此件青花暗花云龙纹靶杯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均匀滋润胎体轻薄器型饱满器物分为器身和高足两部分器身外部青花绘画云龙纹龙为小头细颈细长身体张口吐舌绘画凶猛生动下腹部绘画直边方肩式变体莲瓣纹莲瓣内填线绘杂宝纹杯内口沿下绘画一周卷草纹底心线绘六瓣莲花纹青花填色高足中部青花弦纹内绘画一周卷草纹高足下部绘画焦叶纹[1]3相关资料高靶杯始于元代是元代瓷器中常见的一种器型是为了适应蒙古人生活习俗的需要而生产最初是为马上饮酒而制后来可以摆放果实是元青花中最具特色的造型之一见有白釉青花青釉等品种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免费下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