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测题 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对该患者的处理方法首选 A 抗生素控制感染 B 局部理疗 C 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D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E 手术切开引流 2009年 15、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禁忌用热,其原因是 A、易加重局部出血 B、易加重病人疼痛 C、易导致面部烫伤 D、易导致颅内感染 E、易掩盖病情 2010年 75.引起疖、痈的常见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化脓性链球菌A群 C.大肠埃希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脆弱拟杆菌 2011年实践能力 50.患者女,68岁,因面部肿块疼痛来诊,诊断面部疖肿,与患者的疾病相关度最低的健康史内容是 A.局部受伤史 B.糖尿病史 C.营养状况 D.卫生习惯 E.家族史 2011年专业务实 13.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疖,容易导致 A.全身性感染 B.颅内感染 C.局部脓肿形成 D.颞神经瘫 E.破伤风 2012年实践能力 70.患者男,68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医嘱予气管切开。操作前,护士向其解释该措施的目的是预防 A.窒息 B.肺不张 C.全身感染 D.吞咽困难 E.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2013年专业务实 94.患者男性,20岁。因患急性蜂窝织炎需要抗生素治疗,选择最有效抗生素的依据是 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B.感染的深度 C.感染发生部位 D.感染的面积 E.是否伴随全身症状 2013年实践能力 112、患者女,17岁。面部“危险三角区”长了一个疖,因怕影响形象而自行挤破清除。护士告诉患者这样的主要危险是可能导致 A.面部蜂窝织炎 B.眼球内感染 C.上颌骨骨髓炎 D.海绵状静脉窦炎 E.脑脓肿 2015年专业实务 033、急性淋巴管炎患者首选的抗生素是 A、庆大霉素 B、青霉素 C、头孢菌素 D、卡那霉素 E、氨苄西林 2016年实践能力 29.患者女,30岁。下肢急性蜂窝织炎伴全身感染症状,需采血做血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佳的采血时间应是在患者 A.寒战时 B.高热时 C.发热间歇期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抗生素使用后 皮肤皮下组织化脓疾病 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散至皮下组织。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头、面部、颈部、背部等。其发病与皮肤不洁、擦伤、局部摩擦、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相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临床表现 1.初起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增大呈圆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脓栓,脓栓脱落后破溃流脓。脓液流尽后局部炎症即可消退愈合。 2.疖一般无全身症状。 3.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受到挤压时,细菌可沿眼静脉和内眦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红肿和疼痛,并有寒战、高热、头痛,甚至昏迷,死亡率很高。 治疗原则 1.炎症早期红肿阶段局部涂以2%碘酒,或采用热敷或物理疗法(超短波或红外线),亦可外敷软膏等方法促使炎症消退。 2.已形成脓肿,须及时切开引流。 健康教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表皮受伤。严禁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以免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痈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在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对口疮或搭背)。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擦伤、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临床表现 初起为小片皮肤硬肿,色暗红,表面可有数个凸出点或脓点,疼痛较轻。继之皮肤肿硬范围增大,周围出现浸润性水肿,局部疼痛加重,伴引流区淋巴结肿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随着感染区脓点增大、增多,中央部位破溃出脓,坏死脱落,疮口呈蜂窝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严重者可致全身性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而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扩散而发生。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类型链球菌等。感染灶近侧的淋巴结亦常被累及,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菌血症。 临床表现 表浅的(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有红、肿、热和剧痛,中央区呈暗红色,边缘稍淡,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压痛明显。 深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虽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口底、颌下与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