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头岭遗址出土石器的工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頭嶺遺址出土石器的工藝研究 鄧聰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提綱 一、 前 言 二、 第一段 石器 三、 第二段 石器 四、 第三段 石器 五、 第四段 石器 六、 第五段 石器 七、 商時期 石器 八、 論 考 一、 前 言 2006 年咸頭嶺遺址發掘中共出土 200 多件石質工具,包括了新石器時代和 商時期的加工或使用的石器,及部份由河灘採集的自然礫石。石器岩性類型及特 徵 ,由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和寶玉石研究鑒定中心鑒定。本文僅就2006 年咸頭 嶺出土石器工藝學方面考察。 石器工藝學上分析,有必要就石器技術結構的概念作簡略說明。石器技術是 人類身體行為的一種表現。石器的分析 ,必須從動態的連鎖動作(Chaîn Opêratoire )去考察。這其中包括原石獲得、石器製作、使用以至入土全部過程, 都是技術研究的對象。在不同階段所產生的石器,均為人類連鎖行為於物質方面 的反映。通過物質工具所處狀態分析 ,從而揭示人類行為系統性構造的全貌。咸頭 嶺石器工藝技術組成問題的考察,包括如何從出土石器中分辨出各種類型的工具、各種 工具形態分析、使用痕研究、製作技術系統復元、發掘範圍內遺址的性質與石器對應關 係、各種石器在時空分布理解 、石材來源、原產地狀況分析等,都是重要的考慮方向。 具體來說,新石器時代石器工具一般以狩獵、漁撈、木工採伐和挖土農耕等特殊功 能的工具相互結合。這些石工具有的是直接使用自然礫石,不必特別的加工,如石錘、 凹石、杵、砧等石器,不必加工。然而,這些自然礫石形態上的挑選方式,也是人為主 觀因素。其次石錛、鑿、拍、礪石、餅形器等,是具有較複雜生產與使用上形態的變化。 從生產來說,一些大型的石錛等,很可能是由石片加工而成。因此,石片分解技術分析 , 也是必須進一步探索的問題。各種石器類型與型式相互關係、石器與不同岩石性質對應 關係等,都屬於技術結構範圍。特別是石錛和礪石在使用過程中形態上變化 ,尤其是明 顯。錛的頂部裝柄與刃部使用痕迹 ,更是觀察的重點。礪石在研磨面的摩擦方式與摩擦 痕組別的區分,對礪石具體功能推測 ,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本文因為研究條件的規限, 未能對石器製作及使用痕進行顯微鏡的過鏡分析,目前只能以肉眼配合10X 手持放大鏡 觀察。此外,由於咸頭嶺的石拍的涵義深遠,因此將石拍以獨立篇章討論,附錄在本報 告書後。本文幸蒙深圳文物考古鑒定研究所李海榮先生之指正,筆者不自揣淺陋,謹就 正於大方之家。 第一段 石器 石器共 19 件,包括錛、凹石、砧、礪石,以及石料等 (圖一)。 1. 錛 共四件,均為梯型,長5 -6 、寛4 -5 、厚1 厘米,研磨精緻,可能屬於中 小型的木工工具。按使用痕顯著差異,可以分為: A 類 :刃沿有較多細微破裂痕錛 ,如T1:5 。石錛b 背面的頂部,尚可見破 裂痕,估計是石錛毛坯打製成形間的遺痕 (圖二a 至e )。石錛的a 腹面較平整, 是製抦的一種設計。背面d 一側刃部幾乎全面集中有細微破裂面,長寛約在0.6 -0.2 厘米,都是石錛使用過程間形成。細微破裂面e 相對在石錛刃沿兩側角尤 其發達。腹面b 呈樋狀長條剝離面也很可能是使用中形成的。從這件石錛細微破 裂面集中位置考察,石錛使用者操作石錛劈裂木料,往往是以石錛刃沿邊角的位 置作為劈入點,這樣一方面可以減低反作用,增加工作效率,然而因此往往形成 石錛刃兩側的角位出現較集中細微破裂痕。從 T1:5 石錛使用情況,使用者在 石錛刃部出現細微破裂痕後,仍繼續木工的加工,一直到石錛刃角到幾乎不能使 用階段,才進行刃部再生修整。從石錛使用痕角度來看,T1:5 是一件有待再生 刃部的石錛。 B 類 :刃沿有較多短而直線狀擦痕錛 ,如T12:2 (圖三)。一側刃沿d 有不 連續細微破裂痕,其中較大的在0.6 x 0.2 厘米左右,側刃沿崩損。石錛另一側刃 沿e 未見細微破裂痕,但有較多明顯短而直的線狀擦痕﹝striations ﹞,無疑是使 用痕。根據觀察,這些短而直線狀痕都集中在刃沿 ,長0.2 -0.3 厘米。基本上與 石錛主軸平行。石錛刃部不同位置存在不同的使用痕,可能是與石錛使用方式相 關。 此外,T1:6 、T3:1 兩件石錛刃部兩側並不對稱,很可能是經過使用後再 生刃沿的石錛 (圖四)。 2. 礪石 共兩件。06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