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和学问》课件.pptx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和学问》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怀疑与学问;新知导入;【赏析】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意思,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诗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诗人寓理于教,旨在激励儿子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从而获得真知。;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1980年12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怀疑与学问;读读写写;读读写写;塾师( ) 程颐( ) 譬如( ) 腐草为萤( ) ;解释词语;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学说)。 ( )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1、表达方式: 2、三要素: (1)论点: ;议论文常识简介;论证;常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①举例论证: ②道理论证: ③比喻论证: ④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结 构;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点?这句话在文中还有何作用?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3、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则需疑);2、本文的???个分论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点?这句话在文中还有何作用?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有何联系?;中心论点 (1—2);精段品读 研习(1-2);精段品读 研习(3-5);1、论述第一个分论点,分哪几个层次? ;2、第三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如何?怎样划分层次? ;4、这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示例二:(4段)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示例三:(5段)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精段品读 研习(6);1、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示例二: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示例三: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人类文化也不会进步。;论点;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常常”能不能去掉?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下列关于怀疑的材料,你认为它们可用来作为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1、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 2、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3、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产生疑问,发明了万有引力。;下列关于怀疑的材料,你认为它们可用来作为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4、李时珍发现古医药书籍中的谬误,发愤编写出当时最完备的医药宝典《本草纲目》。 5、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读下文的小故事,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哲学家穆尔,“你的学生中谁最优秀?”穆尔说是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的课时总露出迷茫的神色,而且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谢 谢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