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栓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栓;主要内容;导管相关血栓(CRT) 是指导管外壁或导管内壁血凝块的形成。是血管内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血管内置管常见于 中心静脉导管(CVC)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血管介入手术用导管 ;患者的因素 药物的因素 导管的因素 医源性因素 ;接受静脉置管的患者多数为接受大手术、肿瘤、长期卧床以及肾功能衰竭者 具有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等血栓形成的三要素,容易发生血栓事件 部分患者因为担心插管移位、断裂,自主或不自主的减少插管侧肢体活动,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直接刺激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是启动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均可以引起血管纤维化和血管内皮的损伤 ;机械性损伤 导管的管径 导管的材质 尖端的位置 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时的机械性损伤 导管留置期间对血管产生反复持久持续机械性刺激,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增生 ;直径3Fr以下的PICC 无静脉血栓形成, 4Fr发生率为1% 5Fr为6.6%, 6Fr为9.8%;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聚氯乙烯、聚乙烯材料的导管比聚氨酯,硅胶导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硅胶类材料机械性损伤和感染率低。 ;尖端位于腋静脉、锁骨下经脉或无名经脉时,血栓发生率高,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由于血流量大,血栓发生率极低 此处为最佳导管尖端位置 置入过浅,容易诱发血栓 ;重要的血管 长度 管径 ------------------------------------------- 上腔静脉 7cm 20mm 无名静脉 2.5cm 19mm 锁骨下静脉 6cm 19mm 腋静脉 13cm 16mm 贵要静脉 24cm 8mm 头静脉 38cm 6mm 肘正中静脉 6cm 6mm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导管置入的观察,CRT发生的征兆 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 反复穿刺会诱发机体高凝状态 不规范的封管导致血栓发生;CRT临床表现;导管功能下降: 经导管的输液速度降低,经导管回抽不到血液.原因是导管所在静脉内附壁血栓形成,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形成,影响液体输注 很有可能是发生血栓的风险 切忌暴力冲管,停止使用;通知医生 抬高肢体制动 血管超声 抗凝治疗(遵医嘱) 拔管或者不拔? ;血管超声的准确性是静脉造影的90% ;血栓形成的早期,D-D聚体升高,呈阳性结果 血栓相对稳定时,D-D聚体可以转阴! 在检测过程中,D-D聚体异常升高,则高度提示血栓活动迹象。需进一步行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D-D聚体的动态监测 非常重要! ;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钠 尿激酶 口服抗凝剂:华法林 均遵医嘱执行;7.3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 7.3.1 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制动,切勿热敷、按摩、压迫,立即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并记录 7.3.2 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患肢的护理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14天,抬高患肢20~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患肢制动,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每日测量患肢、健肢同一水平臂围,观察对比患肢消肿情况,并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桡动脉搏动,作好记录及时判断效果。严禁冷热敷,由于热敷促进组织代谢,增加氧耗量,对患者无益,冷敷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疼痛和建立侧肢循环。同时避免患肢输液和静脉注射。;注意出血倾向监测病人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尿液分析、大便常规加隐血。特别应注意以下部位的出血:皮肤及粘膜出血;牙龈、鼻腔出血;肉眼血尿,粪便是否带血,有无咯血;女性病人有无阴道出血;穿刺时针孔渗血;血压袖带绑扎处有无出血点。用药期间严格卧床,停药后7天下床活动。;2008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的实践指南中: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可以在抗凝治疗的同时继续保留并使用导管,不建议拔除功能良好且有使用需求的静脉导管.;血栓后是否拔除导管?;限期拔除: 导管停用:急性期血栓不能立即拔除 拔管时机:至少2周后,检测D-D聚体是否恢复以及患者的症状决定;无菌操作 动作轻柔,避免反复穿刺 正确封管 肢体保暖 适当活动,避免肢体过度体位 逐级加压弹力袜 对于高凝状态病人适当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