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发展史(课件37页)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元时期在灯具上明显地把实用灯和随葬用灯分开,用于生活中的灯具较隋唐瓷灯具,形制多样,釉色丰富多彩。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在质地上除原有的金属、陶瓷、玉石灯具和烛台外,又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材料的灯具。种类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的宫灯的兴起,更开辟了灯具史上的新天地。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灯具和烛台的质地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 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或玻璃,并在外表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 18世纪灯具的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燃烧器发明了。随着这项发明的诞生,一种独立的燃料也从金属中提取出来。另一个细小的变化是加入了金属管调节灯火的亮度,这是照明史上的重大发现,因为有了调节装置,人们就可以根据需求减弱或增强亮度。新的灯具还有另一个变化,那就是有了玻璃灯罩。灯罩的作用是保护火焰,控制空气流动,使灯具使用上更安全,也大大增加了亮度。 火开始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被公认为第二次照明领域的革命,而被称之为LED的半导体照明,无疑将引领人类照明领域第三次革命。 随着科技进步,灯具世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技型灯饰进入灯饰行列 * 灯具发展史 灯最早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7万年以前。那时,没有金属和铜可以用来制作灯,先人就用中空的石头和贝壳取而代之。这些中空的石头里被放满了苔藓和其他植物,然后浸在动物脂肪里。动物脂肪可以代替油,第一盏灯就是这么诞生的。 灯史,是一幅卷帙浩繁的艺术长卷。在远古时代,人类渐渐地有意识地固定火源,而这些用来固定火源的辅助设备经过不断改进和演变,也就出现了专用照明的物事——灯具。 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人类早在殷商时期,就会使用松脂火把照明。 春秋时期:灯是从豆演变而来 一个小小的、表面坑坑洼洼的陶碗,碗的底部有一个把手支撑。 “豆”属于先民贮藏熟食的盛器,用来制作灯具的豆,是一种细把浅盘豆。它演变成灯具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在浅盘的中央突起一个尖锥形支钉,用来支插灯芯的 战国时期金属工艺也进入了更新的历史阶段,铜灯具作为青铜器文化中一种后起的新生事物,在战国时期至少在上层人物中已经普遍使用了,陶灯具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器。 战国武士形灯,1957年山东诸城葛埠口村出土。学者认为其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宫廷用具。 战国铜象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易县燕下都遗址。高11.5厘米,长14.5厘米 到了秦代,灯具铸造极其华丽。两汉时期,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外,还出现了铁灯和石灯。 雁足灯,形制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环形灯盘,上有三个灯柱,可同时点燃三支烛。 西汉时期的灯具,从形制上看,除了承袭战国和秦代座灯之外,还出现悬挂方便的吊灯,它也是我国最早的吊灯。灯具的造型多姿多彩。 西汉长信宫灯(河北省博物馆藏,中山靖王刘胜夫人窦绾墓出土) 西汉朱雀铜灯(河北省博物馆藏。中山靖王夫人窦绾墓出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物灯具、人物灯具开始大量流行。当时佛教盛行,带来了佛教艺术之盛。灯具装饰艺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瓷灯、铜灯,还是石灯,无论是莲花形灯、莲花瓣纹,还是人物灯、动物灯的装饰,均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十分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制作工艺有了强烈的时代感,它同整个文化一样,不仅在工艺上攀登了空前的高峰,而且在装饰艺术上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