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家庭暴力法;;案例导入:;;;法律 是维护正义的有力武器 家务事也不例外: 《反家庭暴力法》已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 27日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 施行。全文共六章,三十八 条,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 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 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教学目标;;;;;; 身体暴力 ;;家庭暴力的形式;;;案例1 李某(女)和王某(男)同居一年多, 期间王某经常怀疑李某与其前男友仍保持联 系,只要李某稍有不从,王某都会暴跳如 雷??或用巴掌搧、拳头打、脚踹,或随手抓 起桌上的硬物砸向李某。 请问:李某是否属于《反家庭暴力法》所保护的对象范围?;案例2 请问保姆对小孩、保姆对老人的施暴是否属于家庭暴力?;;;3、遭受了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 有些妇女害怕家庭破裂,害怕子 女失去完整的家庭,为了孩子 家庭,长时间忍气吞声,导致 丈夫的暴力更加有恃无恐。长 期采取忍耐的态度,而原因也 同样是、因为“要面子”,不愿 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婚姻的失 败,受到家庭暴力的困扰也羞 于启齿向家人寻求帮助。 ;(4)侥幸心理 男性在施暴后,赔礼道歉写保证,幻想男方以后 会改邪归正,不会再对自己施暴。 (5)焦虑心理 表现为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 未来无名的担心、过分机警。这些症状可以是单独出 现,也可以是一起出现。 ★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 来、全身紧张、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 声叹气。甚至出现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 障碍、等等。; 6、绝望心理 受害妇女长期生活在重压之下, 心情忧郁、沮丧、有的对生活失 去信心。在丈夫的毒打和亲人邻 居的误解嘲笑下,孤独无助,极 有可能采取极端的行动,要么自 杀,要么杀夫。(案例链接) ;;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三、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3、遭到家庭暴力怎么办;途径10:当暴力发生时女性不要示弱。;; 4、实施了家庭暴力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反家庭暴力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 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 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 第三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反家庭暴力法》亮点呈现; 亮点二: 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反家暴法 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亮点三: 强调预防为主,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特殊保护 第五条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亮点四:遭遇家暴可报警或起诉 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亮点五:强制报告义务 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亮点六:紧急庇护制度 第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