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研究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变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现状与特征 ,通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对比,给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定位,并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珠三角 长三角 城市群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 how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form and develop,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eature. Through comparing with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mak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position about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And make recommendation for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urban agglomeration 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及形成因素 1.1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缓慢发展的单中心阶段(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即遭帝国主义封锁,因而国家强调珠三角的国防前线地位,深圳、珠海被列为边防禁区,经济上实行闭关政策,国家投资又少,经济发展缓慢,珠三角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自然不高。1978年,全广东的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5.1%。港澳与珠三角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出现明显的边界分割;内部城镇空间格局仍以广州为单一中心,但功能衰退,关系松弛。香港的崛起并未给一河之隔的深圳带来福音,当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偏僻落后的边陲小镇,整个宝安县只有28万人。 2、快速发展的双中心阶段(1978年—上世纪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珠三角得天时地利之便,经济发展飞快,城镇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深圳、珠海、中山、东莞、顺德、台山、番禺等相继设市,城市个数从5座增至12座,包括9座省辖地级市。五大经济特区,三个在广东,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更是引人注目,珠三角由过去的国防前线、边远地区变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区位条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阶段,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属于外资导向型的工业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驱动阶段。深圳的强势崛起,以广深为双中心的城市群体成为珠三角城市群明显的结构特征。这一时期,城市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城市功能没有合理定位和分工,马路经济、诸侯经济遍地开花,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3、全面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阶段(上世纪末至今) 城市化和工业化总是同步发展的。上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珠三角经济发展重点由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广州通过撤市并区,加强交通枢纽建设,中心地位有所提升。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相继进入大城市之列,小城镇星罗棋布,平均每个市县20多个建制镇,城镇密度近100个/万平方公里,城镇间平均距离不到10公里,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大都市连绵区雏形。港澳的回归使得珠三角城市群以新的组团方式出现,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2008年珠三角整体城镇化水平达到80%,创造了29745.58亿元的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从1980年的50%提高到84%,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6%提升到12%,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全球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域之一。在2012年,珠三角的GDP达到6.7254万亿,位居全国十五大城市群第二(第一为长三角,GDP超过十万亿),人均GDP(16051.31美元)排第一。 1.2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因素分析 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其它两个是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珠三角城市群的面积及综合实力不及长三角城市群,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30%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政府政策的机遇。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尤其是改革

文档评论(0)

hmwn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