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饲养小蝌蚪为例谈自然角中小班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doc

以饲养小蝌蚪为例谈自然角中小班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以饲养小蝌蚪为例 谈自然角中小班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武进奔牛实验幼儿园 周丽芬 观察力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种基本的和普遍的能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幼儿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育中逐步培养的, 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和提高不仅可以让幼儿更有效、更细致地观察自然世界,而且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的。 自然角是幼儿观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在以往的观察活动中,幼儿对于动植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驻足观望”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观察的意识不强,目的性不明确,在观察中不能自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对事物的观察也不够细致。在小班时,我们在自然角上饲养了小蝌蚪,本文将结合小蝌蚪的饲养过程,从观察的意识、观察的行为、观察的目的性和习惯等方面谈小班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观察,在好奇中萌芽! 案例一:邂逅蝌蚪 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地向着大地报告春的消息时,池塘里的小蝌蚪也不甘示弱,晃着脑袋摇摇摆摆地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伴随着春的脚步,我们班里的自然角上也多了一些诸如“蛋壳里的小草” “小鱼”等春的“饰品”,孩子们偶尔会新奇地去看看,然而当鸡蛋壳里的小草慢慢发芽,只顾嬉戏玩耍的他们谁也没有发现这个秘密。直到蝌蚪的出现,才似乎真的唤起他们的注意。一天早晨,家惠拎着一个透明的袋子刚刚跨进教室,她就大声地叫唤起来:“你们快来看,我带什么来啦?”这一下,把原本还沉浸在玩娃娃家的孩子们吸引了过来,就连正在玩追赶游戏的洋洋和乐乐也停了下来,洋洋叫嚷着说:“啊!原来是小蝌蚪啊!”说着,就伸手想要戳袋子,家惠着急地举了起来:“你别动,这是昨天我和奶奶在田边小河里捉到的,你会把它弄死的。”一旁的小雨也在帮腔说着:“洋洋,你别动啊,快叫老师过来,帮我们把小蝌蚪养起来吧!”我连忙接过家惠手中的袋子,那些好奇的孩子就象发现新大陆一般紧紧地跟着我身后,和我一起换水,找玻璃缸,还唧唧喳喳地问个不休:“老师,小蝌蚪怎么一直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它不累吗?“小蝌蚪全身黑黑的,它的眼睛在哪里啊?”我一边忙着给蝌蚪“安家”,一边引导他们自己去“看”。那一刻,自然角成了我们班里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角落,常常几个孩子为围着“看”蝌蚪争不到地盘而争吵起来,蝌蚪从此成了他们嘴边讨论交流的主要话题。 反思:好奇是孩子一种天性。在生活中,幼儿常常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春天来临时,自然界中“发芽的小草”“灵活的小鱼”以及“可爱的蝌蚪”都成了他们眼中的“亮点”。然而,在这些独有的春天景象中,动物是年龄较小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象,它最能刺激幼儿的感官。因此,当蝌蚪出现时,幼儿的状态是积极兴奋的,他们对于蝌蚪的兴趣也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对蝌蚪自发性的好奇和观望只是一种最初始的观察,是幼儿对一个具体对象的初步感知。案例中幼儿对蝌蚪“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全身黑黑的”等这些语言的描述正是他们对蝌蚪最直接的发现。这种观察是幼儿自发性的,是一种观察意识的萌芽,只有具备了观察的意识,幼儿观察的行为才会如种子一般破土而出! 观察,在引导下发展! 案例二:小鱼风波 在给蝌蚪“安家”的时候,袋子抖落时,有几只“调皮鬼”硬是粘在袋子上“不肯下来”,我看着玻璃缸里挤得满满的蝌蚪和一旁“独霸一方”的小鱼,心想,算了吧!就让这几个调皮鬼和小鱼做个伴,说不定还可以混养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的兴趣不再象开始那么浓厚了,他们偶尔还会去鱼缸边“看看”,但也只是“匆匆过客”。一天上午,乐乐、文文等几个孩子还是和往常一样来到鱼缸边,突然,文文大叫起来:“老师,蝌蚪不见啦!蝌蚪不见啦!”这下,所有的孩子都你挤我、我挤你得围观起来,我也急忙走过去,果然,那个养着小鱼的鱼缸里只有小鱼,却没有蝌蚪的半点影子。我再一看,却发现鱼缸里的水浑浊的很,但依稀还看到了几个蝌蚪的小尾巴随着水波在晃动,我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然后试探性地去抓鱼,果然,一向不怎么活跃的小鱼此刻似乎浑身都是力气,极其灵活地躲闪着我抓它的手。 我把鱼缸端到前面,然后也故作惊讶地问道:“怎么回事呢?蝌蚪怎么会不见了?”家惠急着叫起来:“其他小朋友天天弄我的蝌蚪,自己家里又没有,肯定是有人带回家了!”我继续问:“有其他小朋友拿了吗?”所有的孩子都争着说“没有”,生怕自己真的被别人怀疑。这时,乐乐说:“小蝌蚪一定是死了。”洋洋说:“不对,死了也会看见的,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啊?”在大家都众说纷纭的时候,我知道惟有让孩子自己来推测、发现,才能揭开这个迷团。于是,我接着让他们仔细看看鱼缸里的水,和前些时候有什么不同,一个孩子说:“水很脏!看不清。”我倒去一半的水,请一些孩子上来仔细看看,水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