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曼道德经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2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29 道德经 叶蔓讲义 《老子》概说 (2008-05-27 14:40:38)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苦县原来属于陈国,后来楚国跟陈国打仗,把陈国打败了,并夺走了苦县,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楚苦县。司马迁又说老子姓李,名耳,字摐。名字叫“耳”是因为耳朵大,不过,春秋时候并没有“李”字,更没有“李”姓,那么老子为什么姓“李”呢?我想大概是后人以为世上没有姓“老”的,而“李”和“老”的读音非常相近,就把两个字混淆了吧。但我们知道,“二十四孝”里头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老莱子戏亲”,这个故事的主角“老莱子”就姓老。后来有人说老子就是老莱子,这完全是误会。也有人说老子在娘胎里头呆了八十一年,生下来的时候头发胡子全都是白的,所以人们就管他叫老子,这也是揣测之词。 老子曾经担任周朝的守藏吏,管理中央藏书机构的档案、文书、卷宗等,所以他的学问非常好。老子生活的时代中周室已经东迁,周王朝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周室已经慢慢衰萎了。春秋时候虽然还是周朝一统天下,但我们知道诸侯国非常强大,中央王朝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他们。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先后称霸的有五个国家。老子看到天下混乱纷争的情形,就辞职离开了中央王朝,往西边去了。 诸位都知道,往新疆去的路上要经过一个重要关卡,就是函谷关。西汉刘向在《列仙传》对老子西行的故事记载得很有传奇色彩。一天早上函谷关守吏尹喜起来望气,看到关内一股紫气正从东边飘来。我们春节时候贴的春联上,横批常常写着“紫气东来”,就是出自这个典故。尹喜看到紫气东来之后,知道今天必定有圣人从这里经过,于是就在那里等着。果然他看见老子骑着一匹青牛慢慢地走来。尹喜既然已经知道他是圣人,就决不肯轻易放他过去。他问:“请问您要到哪儿去?”老子说:“我要出关,请你放行。”他说:“您是不是老子啊?中原再找不到学问像您这样的人了,您必须把平生的学问、著作都留下,要不然我不放您出关。”老子没办法,只好停下来为尹喜写书。尹喜请老子写书,否则不给他过关,就这样老子写了《道德经》八十一章,然后骑着青牛向西域去了,这就是关于《道德经》成书的传说。 中国古代的圣人有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古印度的圣人有释伽牟尼,古希腊的圣人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删:这四位圣者在历史的生活时间大概相隔不到五十年。这五十年间出了四位对东西方文明影响极为深远的大圣人。按:老子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00~500,苏格拉底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69~399,孔子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51~479,释迦牟尼565~486),这几位圣人生活的时代都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释迦牟尼是佛教思想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往上追溯最重要的哲学家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我们现在谈中国的思想史,就不能不谈儒家和道家。所以这个时代曾被称为人类文化上的轴心时代。 我们都知道老子比孔子大几岁。根据《史记》所载,孔子在周朝的时候还去见过老子。 那时孔子专意研究礼制,最爱向别人问礼,他以为老子管理周朝文卷,对于礼一定懂得非常多,便想从他那里了解三代的礼。结果老子一见了孔子,就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也就是说你要问的这个东西,连说话人的骨头都已经烂了。“独其言在耳”,只是他的话还在就是了。“且君子得其时则驾”,那么一个真正的君子,运气来了就采取行动。“得其时”是说时运济了,“驾”就是采取行动。“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假设时运不好,没有人用你,就“蓬累而行”吧。什么叫“蓬累”呢?就是把铺盖卷顶在头上,两个手扶着它走了。诸位看这句话描写得很好,不得其时就卷铺盖走路了。 老子又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后来我们常说的“良贾深藏若虚”就是出自这里,意思是“我曾经听说过,一个真正非常会做买卖的商人是不显山露水的,他把自己的东西都深深的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因为只有暴发户才喜欢摆阔,真正有钱的人是不屑于跟别人攀比的。同样,真正的君子,他的德行非常之高,然而却不会随便炫耀自己的学问。他是怎么样的呢?“若愚”就是指外表笨笨的样子。老子认为孔子动不动就谈礼,虽然显得好学,可也有卖弄学问的嫌疑。所以,必须“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把骄傲的神色先去掉,把多欲的心志也改掉,不要摆出一副很有学问、很愿意知道更多东西的样子。“淫”字在古代就是过分、太多的意思,如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就是说富贵之后不能放纵自己,各方面做得太过分。刚刚有了些小富贵便露出骄傲的神色,志气高昂得不得了,“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这些都对于你自身是毫无益处的。“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是这些。 春秋时候从鲁国到周朝国都洛邑的路很远。孔子带着弟子去拜访老子,却当着弟子的面挨了一顿骂。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拂袖而去,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