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doc

温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2 — — PAGE 73 — 温州市大气环境质量 限期达标规划 2018年6月 温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通知》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温州实际,制定本达标规划。 一、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全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和温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围绕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整治、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城市烟尘和扬尘控制以及农村废气控制六大“治气”行动,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扎实稳健开展各项工作,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主要成效 1、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21.21%、26.99%,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2017年,市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2、41、65、38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分别下降48%、21%、31%、34%;市区AQI优良率为90.1%,较2013年上升21.3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目标。其他各县(市、区)AQI优良率均达95%以上,较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2、能源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能源消费总量增幅得到有效控制,“十二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幅仅为1.9%,“十二五”末,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770万吨标煤。2016年,全市终端能源消费1802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及制品、电力、热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分别为8.4%、28.7%、60.5%和2.4%,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下降0.4个百分点、上升1.6个百分点和上升0.5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36吨标准煤/万元,较2010年(0.5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23.5%(未修正)。2016年,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452.27万吨标准煤,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全社会能源消费25.1%,实现了能源消费总量零增长。2017年,我市的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2.1%,比2012年累计下降了24%,提前超额完成2012-2017年阶段性下降10%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2014-2017年共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5639台。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完成搬迁改造企业2708家,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2010年到2017年,全市二产占GDP的比重从51.18%下降到39.4%。 3、工业污染防治不断深化 全力推进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全市乐清电厂、温州电厂、特鲁莱电厂、苍南电厂4家省属燃煤火电企业共12台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建设),并取消了烟气旁路。截至2017年底,所有机组均完成烟气超低排放,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要求。全市保留的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完成烟粉尘治理,并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要求;23台10-65蒸吨/小时燃煤锅(窑)炉和2条玻璃生产线完成清洁化改造,1家水泥企业完成废气提标改造,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 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印染、炼化化工、涂装、合成革、生活服务、橡胶塑料制品、印刷包装、木业、制鞋、化纤等10个主要行业VOCs污染整治。2014-2017年,全市共完成省下达VOCs污染治理企业401家,重点企业VOCs污染整治完成率达100%;完成龙湾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成革行业污染整治,生产线分别削减达到232条和41条,削减率分别达到75%和60%。 4、移动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 全力开展黄标车淘汰,全面执行新登记和转入车辆国Ⅴ标准,全市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均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2014至2017年,全市累计淘汰老旧车和黄标车近13.8万辆,基本消除黄标车。加快车用油品提升,2014年底开始升级为国Ⅳ标准柴油,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V标准柴油,2017年1月1日起供应国Ⅴ标准汽油。全面建成机动车排放综合监管平台,至2017年底,累计建成机动车环检机构26家(共31个检测站),建成汽油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117条,轻柴加载减速法检测线24条,重柴加载减速法检测线7条,并已全部联网,实现与公安监管平台、省新建监管平台对接。全面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和监管,全市共完成234家加油站、4个油库、83辆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加油站和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完成比例均达100%。积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