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4抑制剂疗效及安全性分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PP-4抑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 主要内容 肠促胰素的发展 几种DPP-4抑制剂简介 DPP-4的心血管安全性 肠促胰素的发展简史 1970 1950 2010 1930 1990 1992-1994:研究发现外源性GIP不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外源性GLP-1反之1 1985:发现第2种肠促胰素:GLP-11 2005:更多研究表明GLP-1的非葡萄糖依赖性4 1932:第1次使用“肠促胰素”的概念:来自肠道的一种可以调节进食后胰岛素分泌的物质1 1971:分离出第1种肠促胰素:GIP 2002:发现曾经被认为是无活性的GLP-1 (9-36)的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3 FPO 1986:发现T2DM患者的肠促胰素效应2 1964-1967:口服葡萄糖较静脉滴注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更多。这种差异被称为“肠促胰岛素效应 Kim W et al. Pharmacol Rev. 2008;60(4):470-512. 2.Nauck M et al. Diabetologia. 1986;29(1):46-52. 3.Deacon et al.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2;282(4):E873-E879. 4.Nikolaidis et al.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5;289(6):H2401-H2408. 2.0 平均值 ± SE; n=6; *P0.05; 01-02 = 葡萄糖输注时间 Nauck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86;63:492-8. 检测8名健康对照受试者口服葡萄糖(50 g)和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反应 与静脉注射葡萄糖相比,口服葡萄糖后,受试者的血清C肽水平更高,由此证实了肠促胰素效应 肠促胰素效应——与静脉注射葡萄糖相比 口服葡萄糖增强了-细胞反应 肠促胰素GIP和GLP-1的分泌及代谢 Seino Y, Fukushima M, Yabe D..J Diabetes Invest. 2010; 1(1/2): 8-23 GIP: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 ot ropic polypepide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 (GLP)-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 GIP由上消化道的K细胞分泌,GLP-1由下消化道的L细胞分泌,分泌的GIP及GLP-1会迅速被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酶解失活,进而由肾排泄 肠促胰素在血糖稳态中的作用 DPP=dipeptidyl peptidase; GLP=glucagon-like peptide; GIP=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 GI=gastrointestinal. 肝脏 肌肉 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 肝糖输出减少 Drucker DJ et al. Lancet. 2006;368(9548):1696-1705. 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效应降低 Adapted from Nauck M, et al. Diabetologia. 1986;29:46-52. 对8名健康受试者和14名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口服和静脉注射50g葡萄糖后的反应 2型糖尿病和健康受试者糖负荷后的反应 健康受试者N=8) 2型糖尿病患者(N=14) 静脉血糖(mmol/l) 时间(min) 时间 (min) 0 10 15 120 180 01 60 0 5 10 15 5 120 180 01 60 02 02 静脉糖负荷后胰岛素 (mU/l) (nmol/l) 0 20 40 60 80 0 20 40 60 80 0 0 0.1 0.3 0.4 0.6 0.5 0.2 0.1 0.3 0.4 0.6 0.5 0.2 * * * * * * * * * * 静脉血糖 (mmol/l) *P≤0.05 to the respective value after the oral load 时间(min) 时间 (min) 120 180 60 120 180 60 02 02 01 01 (nmol/l) 静脉糖负荷后胰岛素(mU/l) 2型糖尿病患者GLP-1水平降低 * * * * * * * * 20 15 10 5 0 GLP-1 (pmol/L) 0 60 120 180 240 Toft-Nielsen MB,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86:3717-3723. 进餐 时间 (分钟) NGT (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