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八针防治颈椎病-欢迎来到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ppt

项八针防治颈椎病-欢迎来到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项八针”的特色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通过多位前辈的指导和课题研究,证实“项八针” 与常规针法具有简、便、验的特点,临床疗效更佳,基於此,我们申请此项技术的验证和推广,以期对针灸临床和颈椎病的防治提供方案。 *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12.11.28 “项八针”防治颈椎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沈卫东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导 从事电脑行业及各种伏案低头工作,沉迷电玩,不事锻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原本好发於中老年人的颈椎病,严重年青化。临床证明针灸是非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如何找出最佳的针灸治疗组合以增强疗效为从事针灸临床研究的主要课题。 颈椎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是WHO传统医学培训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培训基地,也是上海浦东新区事宜技术培训基地。我们在继承发扬前辈医家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临床上重视经络辨证与四诊合参,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由传统的针刺治疗颈椎病发展成现在的“项八针”治疗,效果显著。 “项八针”防治颈椎病 一.已推广应用情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明显年轻化。我科室自成立起至今已收治上万例颈椎病患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由传统的针刺治疗颈椎病发展成现在的“项八针”治疗,效果显著。 二.推广技术内容 “项八针”取穴 两侧C2、C4、C6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的阿是穴共6穴加哑门以及大椎穴。 阿是穴:两侧C2、C4、C6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共6穴,均向颈椎方向斜刺45°刺入0.5-1寸。 哑 门: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棘突下。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大 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斜刺0.5~1寸。 哑门 阿是穴 大椎 哑门: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棘突下。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阿是穴:两侧C2、C4、C6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共6穴,均向颈椎方向斜刺45°刺入0.5-1寸。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斜刺0.5~1寸。 “项八针”定位 “项八针”治疗方法 病人坐位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Ф0.25mm×40mm规格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双手进针法进针,先取C2、C4 、C6双侧旁开2寸的阿是穴,均向颈椎方向斜刺45°至椎体横突,进针约0.5-0.8寸,再取大椎、哑门穴,进针约0.5-0.8寸,进针后均行平补平泻捻转手法,“得气(医者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后在大椎穴处针柄上加置精制温针艾条一段(直径1.5cm,长1.0cm,重1.0g)套于针尾,距皮肤3.5cm,点燃艾条下端,点燃让其缓慢燃烧, 燃尽1段为1壮,待针柄凉至微温时再施灸下1壮,共灸3壮。也可以使用TDP替代艾灸治疗。 每次留针30min,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1周为1疗程,两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 注意事项 “项八针”穴位处皮肤有破损或疤痕者禁用。 施针前仔细检查针具是否有毛刺、倒钩,以免弄伤患者。 留针艾灸时注意观察,以免燃尽的灰尘掉落烫伤患者。 三.推广应用范围 颈椎病分型 根据受损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肌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五类。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颈肌型 病变:颈肩肌群软组织损伤、气血郁滞; 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颈部强直、疼痛,或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神经根型 病变: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 4-7颈椎; 高发年龄段:30-50岁 主要症状: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椎动脉型 病变:由于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 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交感神经型 病变: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 高发年龄段:30-45岁 主要症状: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