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S 22163-2017轨道交通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文版.doc

ISO-TS 22163-2017轨道交通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文版.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PAGE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ISO/TS22163:2017 1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ISO9000: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铁路行业的术语和定义(略)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注2: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 注3:考虑与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有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监视和评审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4.1中提及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b)4.2中提及的相关方的要求;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本标准的全部要求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应实施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成文信息,可获得并得到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如果组织确定本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说明理由。 只有当所确定的不适用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合格的能力或责任,对增强顾客满意也不产生影响时,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 e)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f)按照6.1的要求应对风险和机遇; 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4.4.2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应: a)保持成文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 b)保留成文信息以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 4.4.3补充 当标准要求一个文件化过程时,这个文件化过程必须至少覆盖4.4.1a)-e)。 注:过程可以文件化在程序、指示、方法说明、流程图或由应用软件和模版支持的工作流等等。 组织必须: a)证实其过程的一个层级结构; b)对这些过程进行沟通(见7.4)并确保人员了解这些过程; c)培训人员并确保理解(见7.2.1.1f); d)确保过程的应用及人员遵循过程(见9.2); e)确保和维持经营管理体系和其过程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标准的。 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过程必须验证本标准的适用要求。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相适应,与战略方向相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是可获得的;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h)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使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