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假山工程.pptx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山工程;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本章内容;第一节 假山工程概述;二、假山的功能 1.构成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2.作为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的手段 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陪衬,装饰园林景色 4.实用功能——用山石做护坡、驳岸、花台等 5.作为室内外器具、陈设,即山石器设;三、假山材料 1.山石分类 ①峰石:崎峰怪石,用于建筑前置石或假山收顶。 ②叠石:又称腰石,质量好,形态适宜堆叠,用于山体外层。 ③腹石:质硬,形态无要求,用于填充山体内部。 ④基石:坚硬、耐压,表面平坦,一般尺寸较大,用于假山底部。;2.选石要点 ①选石应熟知石性 ②石形与纹理走向与造型的关系 ③石的色泽与环境的关系 ④特殊环境可选择名贵石材 ⑤依据山体部位选择 李渔:石纹石色,取其相同者,如粗纹与粗纹,当并一处;细纹与细纹,宜在一方,紫碧青红,各以类聚???也。然分别太甚,至其相悬,接壤处反觉异同,不若随取随得,变化从心之为便。至于石性,则不可不依,拂其性而用之,非止不耐观,且难持久。石性为何?斜正纵横之理路是也。;四、常用山石种类 1.湖石 经过熔融的石灰岩 ①太湖石(南太湖石) 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经千万年水浪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太湖石乃太湖石骨,浪击波涤,年久孔穴自生”。 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五、山石的开采与运输 1.开采 对半埋土中的单体,采用掘取。挖掘时要沿四周慢慢掘起,保持山石的完整性。 对于形态奇特的,采用凿取。开凿时力球缩小分离剖面以减少人工痕迹。 黄石、青石一类,采用爆破,一般炸成0.5-1吨/块。 2.运输 钢丝绳绑扎石料,小型起吊机械装车,车内预先铺设一层软质材料,如沙子、泥土、草等。 观赏性差的一面朝向,加稳固措施,防止晃动。;第二节 置石;一、特置 将体量较大、形态奇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山石单独布置成景;;二、对置 山石沿建筑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三、散置 将大小不等的山石、零星布置成有聚有散、有立有卧、主次分明、顾盼呼应,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布置方式。 也称“散点”,即所谓“攒三聚五”、“散漫之亘”的做法。;;;;四、群置 又称“大散点”,运用数块山石互相联系,互相呼应,组成一个群体的布置方式。 在布置上基本和散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战胜空间大,堆叠量大,堆数多。;;五、置石安放 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的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 主从有别,搭配适宜;遵从“三不等”原则:石之大小、之高低、之间距三不等。 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应成斜三角,不能呈直线排列。且石头数量成奇数,即3、5、7、9…… 置石放置,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应埋入水中或土壤中。 置石一般安排在景园视线的焦点位置上。 每块石头都会有个最佳观赏面,确定最佳观赏面朝向主要视线方面,以取得最佳观赏效果。 ;六、置石固定 堆放:直接搁置在土层上,适用于体积大,重心低,容易放置平衡的景石、 埋入:下部埋入土层中,适用于重量小,底部形状简单,或呈杆件状的景石。 基础:设混凝土基础,预留孔与景石榫接,适用形体复杂的大型景石、 基座:基座上留孔与景石榫接,适用珍贵、的景石。 ;传统的榫接固定,榫头长度一般为20cm左右,榫头直径宜大不宜小,榫肩宽3cm左右。榫头必须正好在重心线上。 榫眼直径比石榫大0.5-1.0cm,深度要深1-2cm。 安装前,须在榫眼中浇灌少量黏合材料。 吊装好后,应加以支撑固定,同时加强看护管理。;;;;七、山石器设 ;;八、山石与园林建筑、植物相结合的布置 1.山石踏跺和蹲配;2.抱角与镶隅;;3.粉壁置石;4.廊间小品;5.门窗漏景 ;6.云梯;7.山石花台;;;一、假山类型 按施工技术分 掇山:天然石材叠筑 筑山:天然石材依靠原有土堆基体表面铺设 塑山:混凝土与砂浆造成人造石 凿山:开凿自然岩石成山 按所用材料分 土包山、石包山、掇山小品 ;;二、结构组成 假山由下至上分为三层:基础、中层和收顶。 1.基础 包括基础主体和拉底。 (1)基础做法 ①灰土基础 石灰和素土采用3:7比例,2m以下的假山打一步素土、一步灰土,2-4m的再加一步灰土; 灰土基础应大于假山底面宽度的0.5m以上,即“宽打窄用”; 常用于北方假山的基础做法。;②桩基础 桩直径10-15cm,长约1m,间距20cm; 桩间以碎石嵌紧,桩顶以条石压顶; 古代多用木桩,现代假山采用混凝土桩基; 通常只在地基松软时,或水中采用桩基础。 ③混凝土基础 应用最广泛的做法,强度高,施工快; 选用C10以上,厚10-20cm; 对于松软土基可先夯实,再铺钉石20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