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注意劳逸结合:当病程进入康复期后可适当进行康复锻炼,锻炼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脉搏增快,甚至心律、血压及心电图的改变,一旦出现应停止活动,并及时就诊。 6.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7.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简单应急措施。 8.定期门诊随访。 精品 心悸护理常规 精品 心悸定义 因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以心跳异常、自觉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参照本病护理。 精品 (一)护理评估 1.心率、心律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瘀阻心脉证、心虚胆怯证、水饮凌心证,痰火扰心证。 精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卧床休息,轻症适当活动。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4)观察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的关系。 (5)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口唇青紫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出现呼吸表浅,频率、节律发生改变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精品 2.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温服,心阳不振者应趁热服用。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3.饮食护理 (1)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和钠盐的摄入量,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忌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3)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精品 4.情志护理 (1)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5.临症护理 (1)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喘促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2)瘀阻心脉,心阳不振,脉结代者,应正确测量短绌脉。 (3)心悸时,遵医嘱给予针刺。 (4)水饮凌心伴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 精品 6.并发症护理 (1)心功能衰竭 1)评估心功能状态,活动过程中监测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不适,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少等表现。 3)避免情绪烦躁、饱食、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一旦发生,则按心功能衰竭进行护理 精品 (三)辨证施护 1.心血不足证 (1)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2)适当的饮食调补,可选用桂圆、红枣、莲子等食品。忌烟、酒、浓茶及咖啡。 (3)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针刺双内关、双神门。 2.阴虚火旺证 (1)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的刺激。 (2)戒烟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3)心悸伴头晕目眩者,要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每日测血压1~2次。 精品 3.心阳不振者 (1)心悸甚者,必须卧床休息。 (2)注意保暖,居室向阳,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着。 (3)兼有水肿症状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适当限制饮水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瘀阻心脉证 (1)常伴胸闷心痛,要密切观察脉象等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剧烈胸痛、面色苍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予头低卧位或平卧位,测呼吸、血压。配合医生抢救。 (2)心悸疼痛者,需卧床休息,禁止探视。 (3)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及肥甘厚味。 (4)心悸胸痛发作时可服用三七粉1.5g,琥珀粉1.5g。 精品 心病科中医护理常规 张燕 2013年12月10日 精品 常见病种 一、胸痹 二、真心痛 三、心悸 四、心衰 精品 胸痹护理常规 精品 胸痹定义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精品 (一)护理评估 1.疼痛发作的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伴随症状及缓解的办法。 2.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滞心胸证。 精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床边监护,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及用物。 (3)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射痛的部位。 2)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 3)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波型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报告医师。 精品 2.用药护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