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 (下).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各类花木:借以喻人的社会属性 1、松柏:坚强不屈精神;长生象征; 2、竹:高雅不俗的象征——淡泊、清高、自持、正直、虚心、秀逸、神韵。 3、梅:耐寒、报春、清香——秀雅、风韵、品格高尚、不争、奉献 4、柳:生存能力强,春的使者、婀娜多姿——惜别、思念 5、牡丹:华贵雍容、天香国色。 * 七、民族节日:产生于演变:与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及原始禁忌等密切相关;重"人"。 1、春节;2、灯节; 3、上巳节;4、清明节; 5、端午节;6、乞巧节; 7、中秋节;8、重阳节; 9、腊八节。 * 八、其他崇尚和禁忌 (一) 12生肖:12属相,至少战国时代已产生,魏晋时普遍使用。 12生肖产生诸说: (1)阴阳说; (2)相术说; (3)混合纪年说; (4)外来说(印度); (5)图腾与天象结合说 * (二)?? 数字迷信:主要是一、三、四、五、九的迷信 (三)?? 方位迷信与颜色迷信 1、表现:以南向、东向为尊,以黄色、红色为尊;以北向、西向为卑,轻黑色、白色。 2、渊源: (1)以南向、东向为尊,以红色为尊源于太阳崇拜。 (2)以黄色为尊源于地神崇拜及五行学说。 * (四)?? 避讳之俗 1、避讳的概念 2、避讳的发展:起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明清更严,于今犹有。 3、避讳的种类及方法: (1)种类:主要有国讳、家讳 (2)方法: ①改字法:恒山——常山;老庄——老严;泰——太;敬——文 ②空字法:空字,作“某”,书“讳”;③缺笔法:丘——;玄—— ④讳嫌名法:晋——进;死——老、走、去世、故世等。 * 一、总说 (一)文化发展与交流 1、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融合。在碰撞交流中借鉴。取长补短。 2、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双向的,又会有不平衡性、主导性。 (二)中外文化交流概说 1、中外文化交流在新石器时代已始,至今不衰。从受容角度看,中国文化先后受荣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 2、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汇 (1)第一次在汉唐间。 秦以前主要是我国本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期,汉代开始与外来文化逐渐大规模交汇。先是西域(中亚、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尤其是后者的传入,对我国哲学以至整个文化都起了巨大启迪作用。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 (2)第二次中外文化交汇,从明代(16世纪末)万历年间始,至今仍在继续。这次交汇中国面对的是水平已超过自己的欧洲文化。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将此次交汇分成七个时期,其前五个时期为:①明中叶,西教西器初入,知者极少。惊为“河汉”,信之者,为徐光启一人而已②清之初世。火器历法见纳于清帝,朝野非之。?③清之中世。西洋武力惊中土,曾、李兴洋务,西学名词发现于朝野。④清之末季。举国梦觉,康、梁变法⑤民国初年,新旧相争,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之讨论。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利玛窦 * 二、海上仙山与徐福东渡 * 三、海陆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1)张骞及班超于西域所开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乌孙国等 (2)东汉至唐德丝绸之路: ① 北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吐鲁番——库车——喀什—— ② 南线:长安——河西——敦煌——若羌——和田——莎车—— 南北合线:—— 木鹿城(今马里)——里海南沿——巴格达——地中海东岸——罗马。 张骞 * * 2、海上丝绸之路: (1)《汉书地理志》所记路线:西汉南端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东南亚——印度东岸、斯里兰卡。 (2)东汉时中国人已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3)六朝时海上交通加强,与大秦诸国多有交流。 (4)宋在广州、泉州等设平舶使。 (5)航海人的著述。 * 四、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 (一)佛教东传 1、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1)陆路:中亚、西亚——新疆——内地(东汉、晋时) (2)海路:海路——广州——北上少林寺(南北朝时) 2、东传入朝鲜:由中国进入,公元四世纪开始。 3、东传入日本:由中国、经朝鲜传入,始于公元六世纪。 鉴真和尚在日本 * (二)西行求法 1、西晋三僧求法,东晋达37人,六朝百人以上。东晋法显《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