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分类与古籍定级标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古籍分类 3、规范表述 (1)四部分类 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一发布的《古籍分类法》标引的本部古籍类目在此著录。 (2)原有分类 本部古籍的原有类目或分类号(包括四部类目)在此著录。若分类号具有多层信息,每两层之间用“/”间隔。 若古籍分类使用的属于非正式出版或非统一使用的分类法,古籍登记单位应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普查登记组递交该分类法的电子版本或印刷文本备查。 * 二、古籍分类 项目 单元 内容1 内容2 内容3 初始信息 普查编号 0000001 收藏单位 国家图书馆 索书号 11393 分类 四部分类 原有分类 集/宋别集 * 三、古籍定级 古籍定级,顾名思义,是为古籍确定等级。2006年,文化部发布了《古籍定级标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指出汉文古籍的定级,依据《古籍定级标准》执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其他特种文献的定级标准待制定后颁布实施。 * 三、古籍定级 (一)概述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记述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有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善本古籍的“三性原则”,以及该目列举的收录善本古籍的“九项条件”(两者简称“三性九条”),同时考虑全国现存善本和普本古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978年4月,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编辑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现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提出 “三性九条”收录范围。 * 三、古籍定级 当时具体表述是“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虽不全备而仅具其中之一之二又流传较少者,均可视为善本。”历史文物性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 学术资料性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 艺术代表性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印刷技术、用纸敷墨、装帧技巧等)为衡量尺度。 以此“三性”为原则,延伸出下列具体可操作的“九条”: * 三、古籍定级 第一,元代或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零页); 第二,明代刻印或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的除外); 第三,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第五,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第六,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第七,辛亥革命前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第八,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第九,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凡是符合上述九条之一者,可收入总目。 * 三、古籍定级 《古籍定级标准》的对象:汉文古籍。全国现存其他特种古代文献,如甲骨、简策、帛书、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书札、鱼鳞册、契约、文告、少数民族语文图书,以及域外翻刻、抄写的中国古籍,如和刻本、高丽本等,不在定级范围之内。 《古籍定级标准》的框架结构:在级别上将中国现存古籍划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级别,并在前三级的每级之下再分别划出甲、乙、丙三个等次。 * 三、古籍定级 总体上看,分为纵横两个层面: 1、纵向层面,用时代先后进行划分: 将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一级; 将明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二级; 将明万历元年1573至乾隆六十年1795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三级; 将嘉庆元年1796至宣统三年1911刻印、抄写的古籍定为四级; 2、横向层面,用价值高低进行划分: 将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定为一级; 将具有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定为二级; 将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定为三级; 将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古籍定为四级; * 三、古籍定级 《古籍定级标准》的定级四原则 1.三性原则 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均可据以定级。 2.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 * 三、古籍定级 3.等次上靠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