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7 丛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07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三、古代文明的源头——夏代 (一)“源”的析说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不断探讨当中。过去通常 认为源头在殷商时代,因为自从1928年河南安阳小屯的考古发掘开始以后, 人们在确凿的实物面前认定商代殷墟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规范文明,就是 说,它表现为城市形态、文字记载 (甲骨文)、金属冶炼(青铜器)等世界 古文明史的认定特点。但是人们逐渐产生了疑问:这样的规范文明是突然间 产生的吗?它一定还有一个前导的、过渡的、雏形的时期,否则就会像传说 中的老子一样,刚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果然,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不断 地发现了早于殷墟文化的许多遗址,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它正处于史 传的夏代,而且确有规范文明的雏形。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又上推到了夏代。 但是又有人认为, “文明”这一名词也可以用低标准来衡量,把古文明的起 源放在新石器时代中,因为那时已有小规模的生产制作中心、符号记载、彩 陶文化等。我们觉得,以世界古文明史的通行认定标准和我国实际考古发现 为依据,认为夏代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源头,比较合适。 “文明”一词乃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它与“野蛮”相对。社会发展 史又将 “野蛮”分为“蒙昧”与“野蛮”两期,和“文明”时期合为人类社 会发展的三个时期。世界古文明史一般将 “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 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 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 (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 外,又有商业)、文化 (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 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 (极个别者例外),并且都已经知道冶炼金属。 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 就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为例,它的绝对年代根据碳14测定,其范围约 相当于公元前1500—1900年。这正是史传的夏代。二里头文化显示它已达到 了文明的阶段。第一,有宫殿遗迹。已发掘出来的一座,它的台基近正方形, 每边各约百米,总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左右。宫殿区以外还有制陶、铸铜等手 工业作坊。第二,似有文字制度。发掘物中有刻划记号的陶片,记号已发现 的共有24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但都是单个孤立,用意尚不明。第三, 有冶铸青铜器。这里不仅有工具和武器,并且也有爵杯这种小件容器。总之, 二里头文化至少其晚期是可以称得上 “文明”的,它已经先于殷墟文化的年 代。 我们说过,文字出现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从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经 过发明文字和利用文字记载语言创作而进入文明。文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 象,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文字是由社会上 专门的脑力劳动集团创制的,是在公共事务大增、管理国家迫切需要记录与 传递统治者命令的文书的需要中产生的。因此可以说,文字是国家产生的标 志,是社会发展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从目前中国的考古发现来看,早 在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已经发现了简单的、抽象的刻划符 号,例如西安半坡遗址就发现有27种之多。到了距今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 化晚期的陶器上,发现了刻划的概括性图形符号。这些都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这些还都是符号,而不是文字。目前考古工作中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真正的 文字,是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中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文字。例如在西城内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灰坑H473出土的一件泥质黑陶薄胎平底器的外底上,烧前 刻划了一个 “門”字。其形体结构与商代甲骨文及西周金文相似,系由左右 两部分组成,像两手有所执持,当是一个会意字,可能是 “共”字,可能代 表着器物所有者的族氏。其绝对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初期。 而王城岗城址有可能是 “禹都阳城”之所在。因此王城岗城址出土的陶器上 的刻划文字是目前发现的夏代初期的文字,它是我国在夏代已有了文字并已 经进入文明时代的有力证据。关于符号与文字,可以说原始社会的符号是汉 字的前身,为汉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是,符号的性质是记事,它记录的 是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符号尚未与语言结合,并不代表语言中的一个个具体 的词,没有固定的读音与词义。符号使用的范围很狭小,并不是社会交际的 工具。别人从其形式看是不能了解其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