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dgar Snow).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埃德加·斯诺(dgar Snow)

个人简介 姓名: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 籍贯: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 出生日期:1905.7.19 职业:新闻记者、作家 就读院系:密苏里大学新闻系 曾任职业:欧美数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逝世日期:1972.2.15 总有一天,我会到太平洋的那一边去。 ——埃德加·斯诺 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936年,斯诺在注射了北平所能找到的所有疫苗后,带着他的电影摄影机,照相机和一些生活必须品以及离不开的咖啡和香烟启程了。 在保安,斯诺采访毛泽东之后,访谈了上百位中共领导人和红军指战员。 8月下旬,斯诺在陕北的采访计划大体完成,就出发去红军在宁夏的前线。 在采访中,斯诺十分注重眼见为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并拍摄了大量照片。 斯诺的采访方法——激将法 在进行对毛泽东的采访过程中,斯诺遇到了麻烦。许多天过去了,毛泽东只对斯诺谈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红军发展,始终不愿谈及个人。 斯诺苦想之后,对毛泽东说“人家新闻界说,你们红军啊,你啊,都是一帮土匪,青面獠牙,共产共妻。”等话语激他。 毛泽东起初不说话,后说一两句话说不清,而后促膝长谈数夜。 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 1941年,斯诺回到美国后,仍然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说:“我依然赞成中国的事业,从根本上说,真理、公正和正义属于中国人民的事业,我赞成任何有助于中国人民自己帮助自己的措施,因为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使他们自己解救自己。” 离开中国后的斯诺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钦点埃德加斯诺上苏德战争前线进行采访,亲眼目睹斯大林格勒战。 斯诺在战地上采访了崔可夫将军和许多普通士兵,真实地报道了苏联居民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1944年夏,斯诺又随在诺曼底登陆的美军军队进入刚刚解放的巴黎。 斯诺的三次访华 1960年7月初斯诺来华访问。斯诺访华后于1963年初,出版了《大河彼岸》一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中国。 1964年10月19日,斯诺再次访华。31日,周恩来和邓颖超接见了斯诺并宴请。同年12月,周恩来又两次会见了他。 1970年8月10日斯诺第三次访华。周恩来先后五次会见斯诺。 斯诺的遗愿: 我爱中国,我希望死后有一部分能留在那里,就像我生前一样。我还希望有一部分留在哈德逊河边,在这里,哈德逊河汇入大西洋流向欧洲和其他人类的彼岸。我是全人类的一部分,我结识了几乎每一片大陆上杰出的人们。” 故事化的报道风格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施展了记者最了不起的绝技之一——用讲故事的新闻体裁,完成了这一史诗般的新闻杰作。“追踪的是事实、事实、事实,获取的是第一手材料。”正如斯诺所言,“从未亲眼目睹的事情,我是不愿意写的。” 崇高的职业精神 斯诺至今打动传媒人的是他追求新闻价值的敬业精神。为了报道第一时间、第一手的独家真实新闻,他不畏艰险,不惜生命。 提到去往西安时的情形时,他幽默地说:“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此时,斯诺的身上竟同时注射了预防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疫苗,因为这五种病都是当时西北的流行病。 这仅仅是来自病菌的威胁,更为冒险的是来自沿途抢劫杀戮无恶不作的匪徒的袭击。甚至在相对安全的“红区”,对于斯诺来说惟一能令他放心的也只有那封给毛泽东的介绍信。 为了保证报道的真实客观,斯诺曾要求在采访完陕北之后,到北平去完成写作。这种出自于对新闻职业的热爱,使他最终在国际新闻界享有盛誉。 接触者的话: 鲁迅说:“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远胜于有些同胞自己,” 宋庆龄说:“埃德加·斯诺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长青”。 毛泽东说:“斯诺是为建立统一战线所需的友好关系扫除道路的第一个人,我们绝不会忘记这一点。” 理查德·尼克松说:“我希望您能知道,您卓越的功绩今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感谢。 查尔斯· 怀特(斯诺的中学同学)说:“他人品好而且很乐观,但当时我实在没有想到,他后来成了那么有名的一个作家。” *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 (1905--1972) 半属于中国,一半属于全人类 中国永远的朋友 1928年来到中国。 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斯诺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战争的开端。 9月末,斯诺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淞沪抗战。在报道中,斯诺称赞这场战争是“伟大的表演”,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军事技能,是许多人所没有料想到的。 接着,斯诺沿着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战线,横越中国国土,去了汉口、重庆、西安,并再一次去延安,撰写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 周恩来接见斯诺 斯诺的主要作品 纪实体作品 :《远东前线》、《西行漫记》、《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