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和电视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通信卫星的回顾与展望 一、引言 1945年,英国人克拉克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利用3颗地球静止轨道人造卫星进行准全球通信的设想。当时人类还未步入宇航时代,这一有关应用卫星的设想无疑带有浓厚的科学幻想色彩。但到了50多年后的今天,它不但变成了现实,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通信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美妙结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各种卫星中最早投入商业市场,效益最为显著的一种。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信道质量高,通信容量大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或区域通信、军用通信、海事通信、电视广播以及航天器的跟踪和数据中继等方面,对世界范围的信息交流、社会进步、各国经济的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通信卫星研制始于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形成了自己的通信卫星系列,其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轨应用的国产通信卫星为我国人民的生活、经济和政治活动提供服务,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此外,我国在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成就,进一步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提高了国家的威望,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我国通信卫星发展历程 我国先后自行研制和发射了3种类型的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和东方红三号,它们均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东方红二号(简称东二)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轨一共两颗。第一颗于1984年4月8日发射,定点于东经125°;另一颗于1986年2月1日发射,定点于东经103°。卫星本体外形为直径约2.1m,高度约1.6m的圆柱体,采用双自旋稳定姿控方案,起飞重量约920kg,卫星工作寿命3年。每颗星上有2路转发器,每路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为8W,工作于C波段,通信天线安装在消旋组件上,卫星工作时一直对准地球。第一颗卫星的通信天线为圆锥喇叭,具有约14°的角覆盖范围。它具有很宽的服务区域,不但可以完成国内陆地地球站的卫星通信,还可供远离国土的海上移动站进行通信试验,但由于卫星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和天线增益与系统噪声温度的比值(G/T)较低,使通信容量较小,影响了卫星的经济效益。第二颗卫星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进,采用国内波束抛物面天线,具有5°×8°的椭圆波束,天线增益比第一颗星的喇叭天线增益增加 6~9dB,明显提高了通信容量,也降低了对地球站发射功率的要求。 我国在发射和应用东方红二号卫星的同时,已经开始了东方红二号甲(简称东二甲)通信卫星的研制,以提高卫星的性能。后者实际上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改进,卫星平台(服务系统)中电源分系统在维持太阳电池片布片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尽量挖掘潜力,以供给有效载荷更多的功率,其他平台分系统基本保持不变,或只进行适应性修改。卫星转发器数增为4路,每路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增为10W,通信天线仍采用国内波束抛物面天线。虽然从外形上看,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和东方红二号卫星第二颗差别不大,但功能已有明显的提高,服务区内EIRP值大于32dBW,G/T值大于-11dB/K,卫星设计寿命4年,起飞重量约1040kg,一共有3颗在轨工作。1988年3月 7日发射的第一颗定点于东经87.5°,1988年12月 22日发射的第二颗定点于东经98°,1990年2月4日发射的第三颗定点于东经115°。这几颗卫星实际工作寿命均超过了设计指标,达到5年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两种卫星的一些弱点逐渐显现出来,已不能满足我国卫星通信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从1986年开始正式启动了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简称东三)的研制工作。国家把此项工作列为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给予了高度重视。广大研制人员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和难题。1994年完成第一颗星的研制工作。该星于同年11月发射进入准同步轨道,但由于推进剂泄漏,最终未能定点使用。经故障分析和局部改进后,第二颗卫星于1997年5月12日发射,5月20日定点于东经125°,主要用于电话、数据传输、传真、VSAT网和电视等项业务。到目前为止,该星已正常运行了三年半。东方红三号卫星的研制成功和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通信卫星领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0年1月,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另一颗通信卫星--中星22号发射成功,定点于东经98°,已投入正常使用。同年10月和12月,采用同一平台的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也顺利升空。此外,采用这一平台的另外一些卫星也正在研制中。 三、代表我国通信卫星水平的东方红三号卫星 1.卫星简介 卫星本体为2.22m×1.72m×2.2m的箱体结构,起飞重量约为2260kg,卫星装有大型可展开太阳电池阵和直径达2m的通信天线,卫星发射时处于折叠状态,入轨后先后展开,这时卫星的翼展达18.1m,高度为5.7m。 该卫星工作寿命8年,采用全三轴稳定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