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2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狭义)的形成与发展 5 一.形成期:1844—1846 5 二.发展期:1846—19世纪0年代 6 三.深化期:19世纪70年代—1895 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基础 7 一、唯物反映论是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二、唯物史观是揭示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延伸和确证,是探讨艺术生产性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认识无产阶级审美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8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8 第四节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特征 8 一、实践性 9 二、阶级性 9 三、科学性 9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完成他们计划中的有关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马克思在他思想成熟后,曾想写一篇论文来发挥他对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巴尔扎克的看法,然而这个计划始终没有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专门评述文艺现象的论文和书信,也不是很多,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多数具有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2.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苏联当代文艺学家乔?米?弗里德连杰尔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但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零散言论(多少带有局部的和片面的性质),而且他们对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深思熟虑的看法,这是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面性特征,并没有排除把他们的文艺观作为理论整体加以把握的可能。 恩格斯在批评杜林哲学思想时指出,他写《反杜林论》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诞生于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实践基础。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到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相继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首先是英国,随后是西欧其它国家相继实现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空前大发展。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例如,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从1770年到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每一个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时间、效率、财富;自由、平等、博爱等等),当然也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但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明朗化,尖锐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在危机期间,商业停顿、产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关门、失业剧增,整个社会好像得了一场大瘟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