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公司×××煤矿 二O一五年一月 审批意见: 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一、编制依据 1、 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矿区范围由13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3.5026km2, 开采深度由+1500米至+800米标高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7.8年。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2]489号)“2012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我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8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49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48m3/t。 矿井瓦斯等级为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 据煤尘爆炸性鉴定试验,测试煤层火焰长度,岩粉量为,煤尘爆炸性 (3)煤的自燃倾向性 K3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由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进行等级鉴定为二类:自燃煤,鉴定结果如下表: 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表 项目 煤层 着火温度度C T 自燃倾向分类 备注 K3煤 336 355 360 24 二类 二类:自燃 三类:不易自燃 (4)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矿矿区没有在文件列举的突出矿区范围内。本矿井及相邻矿井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故本矿井暂按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矿井进行设计与管理。 (5)顶底板条件 K3、 K2煤层顶板岩性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较稳定。但煤层底板为灰黑粘土岩,易发生彭胀。 (6)冲击地压 本矿区内也无冲击地压历史记录,为无冲击地压矿井。 (7)地温情况 区内未发现地温异常区,属地温正常,在本矿井开采深度范围内,预计地温对开采没有较大的影响。 (8)水文地质 矿井充水因素主要为顶板裂隙淋水,其次为老空水和老窑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40m3/h。 4、 矿井生产条件: (1)矿井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平峒综合开拓,矿井共布置三个井筒: 主斜井井口标高+1450m,坡度14°,主要用于运煤、行人、入风; 副平硐井口标高+1362m,坡度4‰,主要用于运矸、运料、行人、入风; 回风平硐井口标高+1464m,坡度5‰,主要用于行人和回风。 (2)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 采用节能防爆对旋轴流主扇, 型号为FBCDZNo16, 功率为2×55KW。 (3)矿井主要运输方式:主斜井皮带运输机运输原煤;副平硐蓄电瓶机车牵引矿车运矸石和材料;轨道上下山绞车提升运输,提升机型号JTPB-1.6×1.5/24,电机功率110KW。 (4)矿井供电方式:双回路供电,1万伏高压入井,变压器容量2030KVA。 (5)矿井排水方式:上山区自流式排水,下山区井底水仓三泵两管动力排水,水仓容量1800立方米, 排水高度116米。 井底水仓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型号DF155-30×6, 水泵流量155m3/h, 水泵扬程180米,水泵功率132KW。 (6)压风设备:主斜井地面固定式压风机向井下集中供风。 工作压风机型号LG16/8,功率90KW;备用压风机型号FHOGD16/8,功率90KW。 (7)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型号KJ73N。 (8)人员定位系统:型号KJ237。 (9)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JSG-7井下。 5、 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矿井共划分一个水平,两个采区。 现回采一采区的下山区第一区段K3煤层。矿井现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 (1)1309采煤工作面:回采K3煤层,工作面斜长180m,平均采高0.9m, 平均倾角13°,采煤方式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回采工艺为高档普采,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联合支护,运输方式为刮板运输机与皮带输送机连续化运输进煤仓。 (2)1311顺槽掘进工作面:施工K3煤层半煤岩准备巷道,施工断面6.03平方米,工字钢棚子支护,顺槽段刮板机运输,斜巷段绞车提升。 三、矿井地质环境条件 1、 气象水文 矿区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据县气象局统计资料,区内5—9月为雨季,常有暴雨、冰雹等灾害发生,枯季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年均气温17.2℃,年均降水量1300mm。 矿区水系属珠江水系,区内发育有二条季节性小支流(冲沟),向北流入河里。溪沟中常年有水,枯水期流量1-2L/S,汛期最大流量3m3/S。该支流为山区雨源泉型河流,流量变化较大,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 2、 地形地貌 矿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势陡峻,地形切割较大,沟谷形态呈“V”字型;总体是向北倾斜的由陡变缓的单斜山(顺向坡)地貌特征。矿区地貌类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