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课件(非常全面).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1) 位置:行政区位置、坐标、附平面图、剖面图及照片 (2)崩塌规模及主要特征:体积、形成条件、运动方式等 (3)危险区范围: (4)危害性评估:评估直接和间接损失 (5)引发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 (6)临灾特征: (7)防灾责任人及监测责任人 (8)监测内容:相对位移监测、绝对位移监测、监测周期 (9)防灾建议:确定预警信号、避让路线,附疏散路线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该塌陷发生于2008年5月13日。塌坑平面形态呈“梯形”,南北走向长约100m,东西宽约40m,面积约4000m2;塌坑剖面形态呈“U”形,塌陷坑深度10—15m,中部西侧边缘最深达20m。塌坑北侧边缘旱地已形成弧形裂缝,并伴有不断下陷现象。 * 地面塌陷 矿山资源开采以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依次发生冒落、断裂、弯曲等移动变形,最终涉及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的近似椭圆形的下沉盆地 (1)现场调查、访问地面塌陷变形现状与形迹分布,访问其变形发展历史、规模、范围及环境条件。 (2)通过地面调查,查明地面塌陷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结构及空间形态与人类活动特征。 (3)查明已发生的地面塌陷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规律特征,根据土洞、可溶性岩层或采空区的走向分布等,分析诱发地面塌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范围。 (4)查清地面塌陷范围内及可能的影响区内已发生和潜在的危害对象数量,做出经济损失统计与预估。 (5)对地面塌陷区及影响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判断其发展趋势、可能的破坏方式和影响区域。 要进行综合分析,有的半山坡发现很宽的裂缝,其实已经塌实了,如果有危石、危岩和陡壁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有要注意采空区里面的矿柱、空间高度、裂隙断层、冒顶等 * 地面沉降 (1)现场调查、访问地面沉降变形现状与形迹分布,访问其发展历史、规模、范围及环境条件。 (2)通过地面调查,查明地面沉降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结构及空间形态与人类活动特征。 (3)查明地面沉降范围、形态及分布规律特征,人类抽取地下水和其他液态矿藏的深度、产量、范围等,分析诱发地面沉降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范围。 (4)查清地面沉降范围内及可能的影响区内已发生和潜在的危害对象数量,做出经济损失统计与预估。 (5)对地面沉降区及影响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判断其发展趋势、可能的破坏方式和影响区域。 * 监测对象和内容:(1)变形斜坡体表面裂缝、建筑物的墙、地面裂缝、房前屋后人工边坡裂缝宽度和深度变化; (2)房前屋后人工边坡挡墙平整度(凹凸、开裂、渗水或渗砂(泥)、错落)变化; (3)坡脚和坡面地下水水量、浑浊度(泥沙含量)、颜色、流动(渗出)形态(管状、面流状)变化;坡面地表水渠(明渠或引水管)、蓄水池渗漏程度; (4)山坡树木(主要是乔木)生长形态(倾斜度和方向)变化; (5)斜坡上水田、果园、菜地、水渠(明渠或引水管)等的平整性(倾斜、错落)变化; (6)山坡或沟谷松散物变化情况、堆弃物(泥沙、矿渣、人工垃圾)流失、冲刷、淘蚀程度; (7)岩质山坡危岩(滚石)基座松动、岩石开裂变化、块石脱落; (8)沟谷河(溪)水流量、浑浊度(泥沙含量)、颜色变化。 巡查内容包括: (1)地质灾害隐患点、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否变形开裂、掉土块或砂土剥落; (2)村庄、民房后山斜坡上的引水渠、蓄水池、水塘等水利设施是否渗漏; (3)房屋等建筑物墙、地面是否有开裂、下错或变形加剧; (4)沟谷河(溪)水浑浊度(泥沙含量)、颜色变化; (5)降雨情况,是否大于常年同期水平; (6)民房后山斜坡上泉水浑浊度(泥沙含量)、颜色、水量变化。 * * 主要内容 (1)编制依据 (2)主要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 (3)地质灾害威胁的主要对象和威胁范围 (4)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5)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6)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7)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 检查报告内容 ★群测群防体系运行情况 ★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 (1)组织加强本辖区内的汛中检查。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宣传培训到位,各项防灾措施部署,监测人员上岗等情况。 (2)编制检查报告。 (七)实施监测 防灾避险 --开展“三查” 汛中检查 核查报告内容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执行情况 ★地质灾害隐患点(区)防灾预案执行情况 ★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1)县、乡两级群测群防组织在汛期结束后,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隐患点(区)防灾预案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核查。 (2)编制核查报告,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 (七)实施监测 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