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整理)》.doc

《2018上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个人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18上)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2015上)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二他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三他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书练习)) 2、环境——现实基础 3、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2017上)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己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因此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教育——主导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影响作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2012下) 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基本精神(2014上)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劳动者或者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人的片面发展是有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分支型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的优缺点: 优点: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

文档评论(0)

Only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