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都市圈的规划理论的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都市圈的规划理论的研究综述

国内都市圈的规划理论的研究综述   摘 要:都市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国外,被赋予不同的称谓,但以日本的研究最为成熟,实践最为成功。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空间的组织特征也略显都市圈的苗头,引来很多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时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区域政府也开始研究与规划,进行构建都市圈的实践,但是国内学者的工作还是理论建树少,政策建议多,作者就是在这种实践的浪潮中竭力对国内都市圈规划理论进行一个比较的全面的概述,以期对我们的实践有一点借鉴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都市圈的基本理论,接着回顾了国内都市圈规划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都市圈;规划理论      1、都市圈的理论回顾      1.1都市圈概念的争论   目前在国际上对于都市圈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界定,在国内的研究中更是对都市圈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极其混乱,急需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界定。张贡生(2004)认为,关于都市圈一词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它最早起源于1910年的美国,后来在日本被广泛应用;另一种解释认为,它最早是由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70年代提出,后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并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张京祥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认为都市圈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都市圈的建设,尤其是首都圈,即>中提到的以王畿为中心,每500里为一单位,分别为甸服,侯服,要服与荒服,分别规定不同的任务,形成严密的首都圈。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还是接受都市圈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日本的说法。      日本的学术界和政府规划部门对都市圈的规划建设较早地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我国学者在研究之始也主要是引入日本对都市圈的界定。1950年代,日本的行政管理厅对都市圈的定义是: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服务功能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须在10万人以上,1960年代又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规定: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并且邻近有50万人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大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张伟,2003),日本的都市圈一般采用通勤指标来划分,主要强调日常生活圈,中国早期的学者没有直接提出都市圈的概念,但是也提出了一些与都市圈很相近的概念,姚士谋(1992)在>一书中提出城市群的概念,认为城市群是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中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姚士谋主要是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角度来论述,更强调区域空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的有机性,系统性,孙一飞(1994)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的城镇密集区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3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中心城市相联的连片城市化地区。他的概念比较着重中心城市与城市化的作用。周一星(1995)从城市人口统计的角度界定都市区,认为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上)和外围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存在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两部分组成。邹军、张京祥(2001)在对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观点更侧重于实践。他们认为“都市圈”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构成的圈层式结构。并指出“都市圈”是客观形成与规划主观推动双向作用的产物。张京祥更多关注都市圈内的联系和空间城镇组合。当然还有很多学者从狭义和广义的视角对都市圈进行定义,在不同的尺度下用不同的概念。由于都市圈在我国是很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研究,他们的侧重点必然会不同。经济学家会把都市圈看成是一个城市经济圈,人口学家会更强调日常生活圈,地理学出身的研究者的研究范围更广泛一些,包括各种流运动所形成的圈。本文所指的都市圈基本上属于狭义的概念。      1.2都市圈的空间界定   日本的都市圈空间界定主要是以日常生活活动为基准的,考察市民活动的范围和活动所需的时间,进而决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国内的孙胤社(1992)以人流作为反映北京对外联系的指标,以月客流比例在50%以上的县域范围定义为北京的大都市区,他的界定还是以人流为标准的。周一星(2001)曾按城市周围县市GDP中二,三产业产值超过70%,农村劳动力就业中非农劳动力超过60%作为都市圈的划分标准。周一星的界定更象一个城市的界定。王德(2001)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定义一日都市圈为任意中心为起点,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单程2.5小时内可到达范围。王德的界定基本上和日本的方法相似,张伟在借鉴国外关于都市圈内部联系强度的分析指标的基础上,认为都市圈的空间界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1)中心城市人口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