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您的诊断? * * * * * 依照上述系统化诊断步骤,即组织结构的改变,上皮结构的改变,黏膜固有层的改变基本可以做出IBD的诊断 * 急性自限性结肠炎与IBD的组织学鉴别点 隐窝扭曲、分枝、萎缩、稀少 固有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明显增多 隐窝基底淋巴细胞结节状聚集 肉芽肿和隐窝基底部孤立性巨细胞 * 内镜小标本CD的组织学特点 阿弗他溃疡,溃疡底部组织细胞增生 炎症程度不均匀以固有层底部和黏膜下层重 杯状细胞相对正常 非干酪样上皮样肉芽肿或单个多核巨细胞 黏膜下层炎症局灶性,局部纤维化,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增生 * * * * * * * * * 内镜小标本UC的组织学特点 黏膜固有层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炎症分布均匀 腺体扭曲,分枝,腺体之间距离增宽 隐窝炎,隐窝脓肿 杯状细胞减少 黏膜基底部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 * * * * * * CD和UC的鉴别 CD UC 症状 腹泻,体重下降 脓血便 病变分布 节段性病变 病变连续性 直肠受累 少见 常见 肠腔狭窄 多见,偏心性 少见 内镜特点 纵行溃疡,卵石样 浅溃疡,黏膜颗粒 活检特征 炎症分布不均 炎症分布均匀 肉芽肿 隐窝分枝,萎缩变形 黏膜下层淋巴细胞 隐窝炎 隐窝脓肿 聚集 杯状细胞减少 * IBD的鉴别诊断 UC与感染性自限性肠炎 CD与肠结核 CD与肠白塞病 CD与肠淋巴瘤 * 正确病理诊断取决于 临床医生提供必要的病史 内镜医生在申请单上注明肠镜所见 病理医生对炎症性肠病形态学变化有较全面的认识,既善于识别显微镜下的病变,又善于利用临床和内镜信息 * 病例1 男,21岁,因反复便血、呕血3月余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排粘液血便,7-8次/天,伴右下腹痛及里急后重,低烧38度。肠镜示:食管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胶囊内镜示:胃内见多发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多发溃疡,空肠、回肠未见溃疡。结肠多发息肉样隆起及多发溃疡。腹部CT示:大肠、小肠肠壁普遍轻度增厚且明显强化,以结肠肝曲、脾曲明显。大体所见:升结肠一段,长37厘米,黏膜面布满暗红色息肉样突起,直径0.1-1.5厘米,息肉间为溃疡。上附回肠一段,长9厘米,黏膜水肿,未见息肉及溃疡。 * * * * * * * 您的诊断? * 病例2 女,40岁,因反复右下腹痛11年余,再发10天入院。11年前因右下腹痛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仍有右下腹痛。9年前行肠粘连松解术。8年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提示溃疡改变。1年前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考虑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再次行松解术,术后症状逐渐加重。肠镜示:回盲部溃疡,4X4厘米,环周3/4。再次行剖腹探查及结肠切除术。大体所见:结肠一段,长7.2厘米,距结肠切缘3.2厘米处见一深溃疡,大小5.5X4厘米,切面灰白色,质韧。另一切缘为小肠,黏膜面光滑,未见溃疡及息肉。 * 我院29例CD手术标本总结 男多于女(21:8),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 部位以单独小肠和小肠结肠共同发生最多见 肉芽肿出现率:51% 幽门腺化生出现率:31% 全层透壁性炎,淋巴小结及裂隙状溃疡几乎每例都出现 * UC的诊断标准 慢性病程(>4-6周) 典型症状 疑诊 症状+内镜/钡灌肠 初步诊断 症状+内镜/钡灌肠+组织病理 确诊 不典型或初诊患者 随访3-6个月 * 关于UC诊断的最新共识意见 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广州)指出:UC缺乏诊断金标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作出诊断。 * UC 概 况 好发年龄:高峰在20-49岁,男女差异

文档评论(0)

优秀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