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老年人易发慢性胃炎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农村老年人易发慢性胃炎的探讨 作者:朱柯宇 老年医学2010级 电话 学号:201050410061 摘要:2011及2012年暑假本人回到家乡巴中市花丛镇当地卫生院见习,在见习过程中病人以农村留守老年人为主,而胃炎竟占了所有病例的一半。因此在此对农村老年人易发慢性胃炎做一些探讨。 关键字:农村老年人 慢性胃炎 在2011和2012两年暑假回家乡当地卫生院见习的过程中,老年人占了整个患者人数的90%,而胃病占到了一半,又以慢性胃炎为主,有呈地方病的趋势,值得引人注意。 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及病因 慢性胃炎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多发病 常见病,临床上患者常出现上腹部不适和疼痛,腹胀,嗳气等症状,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还可伴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 病理上慢性胃炎组织学上特点是炎症,萎缩,化生。在慢性炎症过程中胃粘膜也有反应性增生,如黏膜肌增厚,淋巴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等。 慢性胃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1.2.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感染率在90%左右,活动性胃炎比非活动性胃炎高,经口口或粪口途径感染。Hp定居于黏膜表面很胃小凹上皮细胞的黏液层中,分泌多种酶和毒素,造成黏膜损害和炎症。 1.2.2 长期慢性刺激,如急性胃炎反复发作,酸辣烫刺激性食物,长期酗酒,吸烟或滥用水杨酸类药物等引起胃黏膜损伤。 1.2.3 自身免疫性损伤,患者血液中出现抗胃壁细胞,抗内因子等自身抗体。 1.2.4 十二指肠液,胆汁返流对胃黏膜屏障的损伤。 1.2.5 年龄,吸烟,饮酒,金属接触等其它因素。 2 农村老年人易发慢性胃炎的分析 2.1 老年人胃部的生理变化 2.1 .1 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基本都呈下降趋势。胃黏膜变薄,平滑肌萎缩,弹性降低,胃腔扩大,易出现胃下垂,。随年龄增长,胃血管发生扭曲,血管壁 2.1.2 胃分泌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60岁时下降到正常水平的40%-50%,盐酸分泌减少又成为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胃肠道细菌感染等原因之一;此外老年人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由于低酸或无酸,使胃蛋白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减少,蛋白质在胃内水解消化能力降低 2.2 当地农村老年人易发慢性胃炎的具体原因分析 2.2.1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2.2.2 由于巴中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因此花丛卫生院90%的病人都是老年人。这些农村留守老人日常农活繁忙,且还要照顾孙子辈,在生活饮食上极不规律,农忙时节经常是剩饭剩菜,所以易发慢性胃炎。 2.2.3 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养胃护胃知识少,生活卫生不注意,饮食上不注意,清洁卫生跟不上,易发慢性胃炎。 2.2.4 农村生活条件有限,饮用水卫生,粪便和生活垃圾等的处理跟不上,卫生条件跟不上,因此易发慢性胃炎。 2.2.5 这些农村留守老人不仅自身无人照顾,还有繁重的农活和孙字辈需要照顾,身体疲惫,抵抗力下降,易发慢性胃炎。 2.2.6 当地收入不高,且老年人比较节约,因此在胃炎初期很多人并未及时治疗,最终导致慢性胃炎。 3 结合现实分析 由此可见该地农村老年人易发慢性胃炎,除了老年人生理性的衰退外,还存在一些特定的因素才导致慢性胃炎的高发率,这些因素有着特定的环境和历史背景,可以说农村留守老人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大潮而产生,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降低农村老年人慢性胃炎的高发率。 因此这需要我们的卫生机构做好宣传,预防工作,培养老年人养胃护胃的思想,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发现胃病及时治疗;而外出务工的子女也应对老年人更加关心,常回家看看。 4 当然也需要具体的防治方法 4.1 西医治疗 4.1.1 清除Hp感染,这是最重要的手段,常用药如:胶态次枸橼酸铋,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锉等。 4.1.2 促进蠕动,减少肠液返流,常用药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 4.1.3 制酸剂和酸分泌抑制剂:可减轻氢离子反弥散,有助于炎症和糜烂的修复。 4.1.4 消化酶类药,人工增强消化能力。 4.2 中医的治疗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上属“胃脘痛”,“吐酸”,“嘈杂”,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