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书的注解.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七 古书的注解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唐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邢昺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 *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十九年《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之。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衛人來媵(yìnɡ)共姬,禮也。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 (《左传·成公八年》)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tì )。(《诗经·邶风·终风》)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白居易《琵琶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十三院校编):“声声思,一声一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 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 3、旧注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南史·范缜传》)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对文的原则 据文证义的方法 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 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 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马 融 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 《孝经》、《周礼》、《仪礼》、《礼记》等 郑 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 《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视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韦 昭 《春秋外传国语注》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孔颖达 —《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徐 彦 杨士勋 《五经正义》 《周礼疏》、《仪礼疏》 《春秋公羊传疏》 《春秋谷梁传疏》 邢 昺 孙 奭 陆德明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孟子疏》 《经典释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