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纸币发行概论.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朝纸币发行概论

清代纸币发行概论 中文摘要: 有消一代,土要实行银铜平行复本位的货币老崾.小额交易用铜钱,人额交易用银支付; 完粮纳税,银钱搭配。冈为政府财政上的需要,清统治者曾丁』顺治、咸丰、光宣年间三次间 断地发行过纸币来解决财政办字问题。由于顺治朝发钞影响不大,本文仅就咸丰朝、光宣年 问两个历史时期关于纸币发行的历史背景、纸币发行过程、发行结果进行论述,井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经验教训。 关键词:纸币官祟宝钞兑换券 导 言 马克思精辟地论述说:“狭义的纸币是指具有强制通用力的国家纸币”,…是从货币的流 通手段机能产生的,即纸币是货币符号,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是一种象征货币,但它可以 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产生标志着货币形式继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之后 进入到~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它比从前任何货币都更轻便,因而纸币的出现本身是一个历 史的时步,是货币发展形态在迄今为lr的人类历史上的最新的形式。由于纸币是裙歧府的信 州米充当交换媒介的.所以纸币只能代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只要纸币的发行数量不超 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即使流通中的货币都由纸币来充任,完全没有金属在流通,纸币 也可以按照它的票面价值流通而不致贬值。如果发行数茸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_鼍,那么无论 纸币发行量超过多少,都仍然只能代替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数量,而每一单位的纸币则将发生 贬值。纸币的发行数量超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多,贬值的群度越严重。这就是纸币 和I金属货币之间内稿:的、本质的联系,即纸币流通的规律。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在实际流通中,纸币往往被统治者平lJ,ql作为掠夺人民财富、解决财 政崮难、弥补歧府赤字的一具。中国是1许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中国的纸币,滥觞于唐 宪宗的b钱,而发展丁北宋的交子、钱引.南宋的会子、关子,金的交钞宝券,盛行j:元、 明的宝钞,其问或盛或衰,而纸币实为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之‘。明中Ⅱ1以J亓币制紊乱,钞 票遂不能通行,崇祯十?i年(公元1643年)曾打算复行钞法,但还没米得及实行,国家便 灭亡了。满洲人是金人的后裔,他们对祖先那段滥发纸币的历史有着深刻印象,同时也接受 了元明以来纸币恶一}生通货膨胀的深刻历史教训,所以清入关以屙,对于发行纸币采取非常慎 重的态度,以不用为原则,只有在财政崮迫万不得已时才为之,一度过难关就立即废止,直 到道光末年,除其中十年少量发钞外,始终讳言发行纸币。 顺治八年(公元651年),由丁继续镇压南明诸王及各地人民的反抗,军政开支逐年猛增, 而税收还有待整顿,入不敷出。为了巩固清王朝的坡权,并力求稳定入关不久的政局,清统 治者曾以发钞解决财政需要。正如《通考》记载说:“顺治初年,经费未定,用度浩繁”,因 而“仿明旧制,造为钞贯与钱兼行”。面额自十文至一贯,“是年始造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 十二贯有奇,自后岁以为额,至十八年即行停止。““前后发行了十年,共一百二十八万一千 七百二十四贯七自文。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帝败殁,战事稍息,大局平定,纸币就停Ir发 行了。因为清朝鉴于前代行钞流弊之大,对于发行纸币,一向持慎重态度,在太平天国革命 以前,就只发行过这一次。由于此次纸币发行数额不多,流通时间短,所以影响不大。 自停止发行顺治钞贯后,从顺治十八年到咸丰二年(公元1661—1850年)这192年间, 清政府没有发行钞票。乾隆时期的对外扩张,虽耗用国帑甚巨,却没有发行纸币, 有清一代,因鉴于前朝教训,基本是沿用明朝后期的货币制度,即银两与铜钱同时流通 使用,且奉行以银为本的政策。期问,也因政府财政上的需要曾丁顺治、咸丰、光宣年问三 次间断地发行过纸币。由于顺治年间发钞的影响不大,所以本文拟就咸丰及光、宣两个历史 时期发钞的背景,对发钞的议论及纸币发行状况及其产生的客观作用加以论述。 咸丰年间的官票宝钞 (一)发钞的原因 清朝的财政,大抵在乾隆末年己显衰败之状。经过乾隆时期的对外用兵,对内镇压各族 人民反抗,宫廷奢侈,军政费用剧增,财政负担严重,加上连年灾荒,税收人为减少,国库 枯竭,急谋补救良方,至鸦片战争前夕,白银人量外流,银荒问题It益严重,尤其至咸丰时 期,正是清政府的统治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F陷入岌岌可危的时期。太平天国于1853年 攻下南京,建立了和清朝廷对峙的政权,接着又举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一度逼近天津。在 太平天国起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