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的自我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人格的自我分析

关于人格结构的自我分析 摘要 关于人格结构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主要从以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人格特质论后期学者探讨出的“大五”及“大七”人格结构模型以及荣格的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11],用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intellect)或文化(culture)。 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较喜欢独处不擅长与人交流,只有在熟人面前才会畅所欲言,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思维也比较活跃,整个人会比较轻松。但在较少接触的人群里,就会比较拘束,常常是静静的待着,倾听他人的交流,努力保持微笑,偶尔说一两句话,对于不喜欢的话题,会自己思考别的事情而让人感觉我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容易亲近。而当进行任务时,我又会坚持不懈的一定要把它完成,而且有些追求完美,所以在跟人合作时,常常会把任务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弄的自己筋疲力尽,有时候还会吃力不讨好,弄得身心疲惫,此时就会退缩,不再参与这些活动。有一定接触交流的人都说我比较善良友好、温顺随和、做事认真负责、时而内向沉静时而却又外向活跃。但我自己却经常会有消极的想法,遇事老往坏处想,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缺乏自信,自卑、消极悲观,在气质特质上属忧郁质与粘液质的结合,有些消极倾向。 三、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他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意识也在不断发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individuation)。荣格认为,个性化或人格的发展并不是以自我为主体的,人格的主体是潜意识的自性(the?Self)。 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个体人格大多是由其所具有的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所决定的。荣格认为,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是,他后来认为,情结不只是消极的,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集体潜意识(它位于心灵深处,是荣格提出的一个引起最多争议的概念。它是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常常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基本涵义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使人类据以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位于心灵的最深层。荣格常把它和原型、原始意象、本能的概念混淆使用。它一般是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具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和自嘲的勇气对别人显示浓厚的兴趣和关心在与人交际时懂得如何引发对方表露自己博览群书,使自己不致言谈无味慷慨大度获得别人的欣赏。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