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膀胱癌治疗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期膀胱癌治疗 课件

主要适用于肿瘤组织细胞分化良好或中等分化(G1,G2)的表浅性肿瘤(Ta,T1-2),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反复进行、手术病死率极低并能保留膀胱排尿功能等优点 将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可避免开放性膀胱之苦 不适用于 肿瘤位于肿瘤顶部或憩室内 分化不良肿瘤,如低分化癌 浸润达到肌层深部癌肿或侵犯前列腺 肿瘤复发迅速 肿瘤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TURBT术后,有高复发和疾病进展风险的患者应常规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 高风险因素 多灶性原位癌 原位癌伴有Ta或T1期肿瘤 任何G3肿瘤 多病灶肿瘤 TURBT术后很快复发的膀胱原发肿瘤 灌注药物 BCG、干扰素+BCG、塞替派、丝裂霉素、阿霉素 吉西他滨(正在研究) 哈里森肿瘤学手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临床肿瘤学. 科学出版社 2006年第三版.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 (Nd:YAG激光治疗) 能量密度高、短时间内突然发射,可在局部产生高温,使蛋白凝固、坏死和变性 具有压力效应、光效应、电磁场效应和免疫效应 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可均匀破坏肿瘤组织 适应证 1. 直径2cm局限、表浅性肿瘤,有蒂、T1期肿瘤最佳 2. 肿瘤靠近输尿管口,常规手术可能会影响输尿管口功能 3. 不宜行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 4. 一般状况差、不适合做开放性膀胱手术者 肿瘤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光动力学治疗 (PDT) 通过激光照射后继发PDT产生光化学反应,选择性杀灭肿瘤细胞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同时破坏肿瘤血管引起肿瘤坏死 适用于肿瘤I-II级表浅性肿瘤(浸润未达深肌层) 免疫治疗 膀胱移行细胞癌具有抗原性,患者免疫力受损与肿瘤分期、分级和血管淋巴扩散有很大关系,因此,患者适合接受免疫治疗 肿瘤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膀胱癌对放疗不敏感 放疗多配合手术前、后进行 对于病期较晚、失去手术时机或拒绝手术及术后复发的病例,姑息性放疗也能获得一定疗效 分类:膀胱内照射、组织内照射、膀胱外照射 (应用较多) 介入放疗 利用放射学技术,经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养血管,杀灭肿瘤细胞 对于II-IV期患者,可缩小肿瘤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 肿瘤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适用于各期患者,尤对0-I期表浅肿瘤效果最好 常用药物 塞替派:60mg 丝裂霉素:20-40mg 羟基喜树碱:10mg 表柔比星:40mg 加入0.9%生理盐水40-60ml中灌入膀胱,每15分钟变换体位,保留2小时 给药要求 每周1次,10-12个月后改为每月1次,总疗程至少维持1年 膀胱灌注前应排空尿液,以保持膀胱内药物浓度 肿瘤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局限性 30%-40%的患者对BCG或表柔比星无效 BCG或表柔比星最初的有效者中35%在5年内复发 丝裂霉素的有效率在40%-50%,但多次使用毒性反应较大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重要任务 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三版. 药物 剂量 途径 时间及程序 吉西他滨 2000mg/次 腔内灌注 D1,6周诱导期 溶入50ml 生理盐水 不动体位 保留1h 有效者每月1次×10 Addeo R, et al. (III期对照研究,G vs. MMC) 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疗效高、毒副反应低,是一种用于复发性浅表性膀胱癌的理想替代药物 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三版. 研究主要结果 吉西他滨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丝裂霉素组 (P=0.012) Addeo R, et al. G MMC 3年复发率 72% 61% 复发患者 (n) 6 10 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三版. 药物 剂量 途径 时间及程序 甲氨蝶呤 (M) 40mg/m2?d IV D8,15;q21d×3 顺铂 (C) 70mg/m2 IV D1;q21d×3 Lehmann J, et al. (III期研究,CM vs. M-VEC) CM辅助化疗与M-VEC的疗效相当,但明显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三版. M-VEC=甲氨蝶呤30mg/m2 D1,15,22; 长春碱3mg/m2 D2,15,22; 表柔比星45mg/m2 D2; 顺铂70mg/m2 D2; q28d 研究主要结果 CM与M-VEC的5年PF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间无差异 Lehmann J, et al. CM M-VEC P 3-4度白细胞下降 7% 22% 0.0001 3度脱发 1.9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