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防护推荐.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士的职业防护推荐

* 紧急局部处理 针刺和切割伤: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或其它粘膜暴露: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 衣物污染 尽快脱掉隔离衣或被污染的衣物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等放入高压灭菌器;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清理发生污染的所有地方; 在实验室内处理已污染的衣物并更换干净的衣物或一次性防护品(必要时请别人帮助)。 紧急局部处理 * 安全事故报告和随访 向所在单位领导和专家报告 向地区性HIV安全药物储备点报告和确定暴露后药物预防(PEP)如要服药则需在24小时内完成 暴露者血检测:0, 6周, 12周, 6月, 12月 评估 建立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 紧急局部处理 * 建立“职业暴露登记表”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 事 故 登 记 * 是否采用药物预防,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 实验室监测结果登记,包括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下次随访时间等。 事 故 登 记 * 暴露物:是否为血液、带血体液、感染性体液、被HIV污染的器械。 暴露级别:一级、二级与三级暴露。 暴露源级别:轻度、重度。 确定暴露级别 * 暴露级别 一级: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量小、暴露时间短。 二级: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量大、暴露时间长,量大、暴露时间短,量小、暴露时间长。 割、刺伤皮肤? 表皮擦伤,浅度针刺伤。 * 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 暴露级别 三级: 割、刺伤皮肤? 深度擦伤,仪器上可见血。 * 轻度: 暴露源HIV滴度低、CD4记数高。 重度: 暴露源HIV滴度高,患者有症状、 CD4计数低。 暴露源级别 * 对暴露者的处理 暴露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由专家进行暴露级别的评估。 如有必要,应于第一时间进行预防性服药(尤其是HIV/HBV/HCV等血源性感染)。 * 治疗条件和时机 尽早 : 最理想的时机是1小时内。通常是36小时内。 首剂治疗: 应迅速给予暴露者首剂药物治疗,然后再进行 讨论和评估。 * 心理支持 预防细菌感染 定期的抗HIV检测(暴露时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 随访………….. * 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及疾控中心报告。 查找事故原因。 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详细记录首次用药的时间,药物的副 作用及用要的依从性。 暴露事故的报告和记录 * 无论事故大小,均应对职 业暴露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保密。 保密! * 我国的艾滋病安全药品储备库 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新疆、河南、云南建立了7个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 并制定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药品储备库实施方案。 于2002年1月22日起正式实施。 * * ............. * 学无止尽! 谢谢! *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 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 预 防 第四条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第五条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 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 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 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