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中大网校.doc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中大网校.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中大网校

201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6) 总分:150分 及格:90分 考试时间:15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夙兴夜寐”一语出自(  ) A. 《短歌行》 B. 《诗经·卫风·氓》 C. 《国殇》 D. 《蜀相》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尽力倡导的是(  ) A. 称霸天下 B. 王道仁政 C. 无为而治 D. 民贵君轻 (3)在下列词作中,采用铺叙手法描写景物的是(  ) A.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欧·亨利写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是(  ) A. 《最后一片藤叶》 B. 《白菜与皇帝》 C. 《麦琪的礼物》 D. 《公务员之死》 (5)冯谖收债于薛、矫命焚券,是为了(  ) A. 市义 B. 报复孟尝君对他的轻视无礼 C. 帮助孟尝君恢复相位 D. 营造“三窟” (6)《前赤壁赋》是一首(  ) A. 抒情小赋 B. 骚体赋 C. 文赋 D. 骈赋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 纪传体断代史 B. 纪传体通史 C. 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8)《箱子岩》一文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一个什么形象() A. 兵痞 B. 平民 C. 打渔人 D. 桨手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 送别词 B. 羁旅行役词 C. 怀古词 D. 中秋词 (10)90年代,库页岛之行后,契诃夫创作的一篇著名的中篇小说是(  ) A. 《套中人》 B. 《第六病室》 C. 《樱桃园》 D. 《变色龙》 (11)本文中,作者先列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广招人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 (12)《寒夜》的作者是(  ) A. 茅盾 B. 巴金 C. 老舍 D. 鲁迅 (13)本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A. 演绎法 B. 归纳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 (14)《日出的背景是》(  ) A. 30年代中国的农村 B. 20年代中国的城市 C. 30年代中国的城市 D. 40年代中国的乡村 (15)《米龙老爹》故事发生的背景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十月革命 C. 普法战争 D. 卫国战争 (16)本篇小说中的“麦琪”是指(  ) A. 为基督送礼的三位贤人 B. 德拉和杰姆 C. 德拉 D. 杰姆 (17)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 A. 飘逸洒脱 B. 生动明丽 C. 清丽俊逸 D. 沉郁顿挫 (18)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 A. 庄子 B. 河伯 C. 北海若 D. 河伯与北海若 (1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演泽法 B. 归纳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 (2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 A. 李斯《谏逐客书》 B. 李密《陈情表》 C. 李清照《声声慢》 D. 曹操《短歌行》 二、名词解释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u>无乃</u>尔是过与? (2)爱其母,<u>施</u>及庄公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u>工</u>哉? (4)今日送张生上朝<u>取应</u>。 (5)<u>直</u>挂云帆<u>济</u>沧海。 (6)<u>倩</u>何人,唤取红巾翠袖,<u>搵</u>英雄泪。 (7)太叔<u>完聚</u>,缮<u>甲兵</u>,具卒乘 (8)托<u>遗响</u>于悲风。 (9)此所谓“<u>藉</u>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0)时日<u>曷丧</u>,予及汝偕亡! (11)<u>佗</u>邑唯命 (12)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u>殊</u>。 (13)<u>断</u>鸿声里 (14)将军角弓不得<u>控</u>。 (15)<u>朱门沉沉</u>按歌舞。 (16)旁观者徒<u>艳羡</u>其功之成。 (17)<u>危</u>而不持,颠而不扶 (18)那是<u>恐怖</u>、是<u>噩梦</u>挂着<u>悬崖</u> (19)弃甲<u>曳兵</u>而走。 (20)<u>遗民</u>忍死望恢复。 三、简答题:41~5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作者是怎样刻画南霁云形象的? (2)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3)本文在结构上是围绕什么问题论述的? (4)本文在构思上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