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染整问答.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织物染整问答

织物染整工艺概述 染整加工的基本任务 答:利用化学助剂、染料等通过专有机械设备的加工来改善纺织品的质量、外观,或使之具有特殊功能(如:抗静电、防水拘油、阻燃、防污、抗皱等)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织物染整加工生产的品种 答:通常按染整加工的产品外观分为三大类: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 织物染整加工的工艺 坯布检验 坯布在投产之前需要经过检验,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坯布检验一般采用凑坚抽检的方法,外销以及品质要求极高的定单,最好进行100%全检。 外观质量检验 坯布外观质量检验就是检查布面疵点。布面疵点包括织疵、纱疵和污疵。 坯布外观质量检验方法:一般常用美标四分制,详见《美标四分制》。 对坯布外观质量,最忌讳的是分散性疵点,在评分时很容易评为一等品,但决不适用于高档次产品加工。 内在质量检验 坯布内在质量检验包括纱支、密度、门幅、克重、缩率、撕破强度和断裂强度等检验。 检验标准一般采用国标GB/T406-1993,详见《棉纺织产品标准(GB/T406-1993) Contton grey fabric)》 坯布缩率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在织机上制造时经向张力过大,织缩减少,坯布的用纱量减少,但经过前处理加工就无伸长,后整理预缩就要亏布! 坯布经检验后,按生产要求分为漂白坯、染色坯、深杂色坯和印花坯。在投坯时一定要注意按要求组织坯源,且不能混投。 前处理 前处理主要是适当去除织物上的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为后续加工提供合适的半制品。其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翻布缝 翻布:将相同加工工艺的同规格的坯布进行分批、分箱,并在每箱坯布的两头打梢印,注明批号、箱号、坯布品种规格、数量和加工类别等。 缝头:将分箱后的坯布逐匹用缝纫机缝制起来,以便于连续加工的要求。 缝头式样有假缝式、环缝式(又称满罗式)等几种。 假缝式缝接较为坚牢,用线省,但布头重叠,易产生横档等疵病,不适合卷染和需要轧光整理工艺; 环缝式缝接平整,不易产生疵品,但用线多,易造成卷边,不适合与稀疏织物。 烧毛 烧毛是将织物在火焰上迅速通过或在赤热金属表面迅速擦过,除去织物表面上的绒毛,不能引起织物损伤。烧毛后可使织物纹路清晰、表面整洁、光滑,有效提高织物档次。 烧毛要求必须均匀,否则会导致染色时色泽不匀,即“烧毛条子”。 退浆 织物在织造时,经纱受到一定的拉力和摩擦,容易断裂。为减少断经,在制造前,经纱需经过上浆处理,提高经纱强度和耐磨性。但由于浆料的存在,阻碍了化学助剂和染料与纤维的接触,因此织物在染色前需退除浆料,一般退浆率要求在85%以上。 在退浆工艺中,应根据上浆成分、含杂情况已经退浆要求选择合适的退浆工艺: 碱退浆 适用于淀粉浆坯布,不适于聚乙烯醇(PVA)浆料。 酸退浆 适用于含杂较多的淀粉浆坯布,5-7g/L的稀硫酸可有效除去金属盐杂质。 酶退浆 退浆工艺中常用的是淀粉水解酶,适用于淀粉浆料的坯布;纤维素酶适用于羟甲基纤维素浆料;PVA降解酶适用于聚乙烯醇浆料。 氧化剂退浆 有过氧化物、亚溴酸钠等氧化剂,退浆速度快、效率高、去杂效果佳、白度好、手感柔软,但工艺条件控制要求严格,稍有偏差,就会造成纤维损伤,国内较少使用。 精练 坯布经退浆处理后,去除了大部分浆料和部分天然杂质,但大部分天然杂质(如蜡质、果胶质、氮化物、棉籽壳等)仍残留在织物上,以及残余的浆料,需要通过精练去除。 蜡质和果胶质覆盖在纤维表面,影响纤维润湿性能。纤维的润湿性能通常用毛细管效应来表示,即俗称的“毛效”,经煮练后的织物,其毛效一般在10cm/30min左右。毛效是衡量前处理半制品染色好坏的重要物理指标。 漂白 棉、麻织物经过退浆、煮练之后,绝大部分杂质被去除,漂白的过程就是除去棉、麻纤维中的天然色素。 棉、麻纤维常用的漂白剂有三种:次氯酸钠(氯漂)、过氧化氢(氧漂)和亚氯酸钠。采用最多的是氧漂,经济环保;亚氯酸钠漂白效果最佳,但成本较高,对环保和设备要求较高。 漂白剂在漂白过程中,除了与纤维中天然色素发生作用外,同时还会与纤维素发生氧化作用,使纤维受到损伤。因此,控制漂白工艺条件非常重要,即要达到漂白的目的,又能保持纤维的强力。 丝光 棉、麻织物经练漂后一般都需要进行丝光,然后在进行染色、印花。 所谓丝光,通常是指棉、麻织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使纤维膨胀,分子排列更为整齐,对光的反射更有规律,从而获得持久的光泽,并施加适当的张力,达到改善纤维性能的加工过程。 由于丝光后的纤维物理结构的变化,无定形区增加,吸附能力增强,因而对染料的吸附量叶增加。 热碱丝光能改善未成熟棉而引起的织物表面白蕊现象和解决织物表面因前道工序所造成的折痕、皱条和不平整的情况。 磨毛 磨毛需在染色和印花之前进行,因此也属于前处理范畴。磨毛是让布面平整地通过高速旋转的砂皮辊或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