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共40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词类活用(共40张PPT)

文言文词类活用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2、日侍坐备顾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示 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 名词(含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 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 1. 名词+名词,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采草药》) 2.所+名词(形容词) 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陈涉世家》)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 3.能愿动词+名词(形容词) (放在“能”“可”“足”“欲”等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副词+名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5.名词(形容词)+“之”“我”等代词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 6.名词+介宾短语 沛公军(于)霸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7.名词+“而”+动词或动词+“而”+名词 儿涕而去。(《促织》)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项羽本纪》)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于使动用法。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4、令诸君知天亡我。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示例 (二)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答案: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使秦国(的势力)削弱。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答案: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四、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示例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答案: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认为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答案: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简析]①句的“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②句的“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示例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