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doc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 (简要说明) 2010年4月 目 录 一、规划范围 1 二、现状概况 1 1、人口概况 1 2、经济概况 1 3、城镇建设现状 2 三、发展目标与定位 2 1、发展目标 2 2、功能定位 3 四、产业发展 3 五、 发展规模 4 1、 用地规模 4 2、人口规模 4 六、 空间结构及布局规划 4 1、空间结构 4 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6 七、交通规划 9 1、对外交通规划 9 2、道路系统规划 10 八、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12 九、开发时序规划 14 十、起步区规划 15 附件1:概念性总体规划2020年规划总图 19 附件2:概念性总体规划远景规划总图 20 一、规划范围 “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萝岗区北部),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 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15 公里。北面与白云区钟落潭镇接壤、南面为广河高速公路、东面与增城市中新镇相接、西面为帽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人口概况 知识城范围内现有的居民点由众多零散村庄聚居点组合而成。区内共包括20个行政村, 村民约4.5万人。 2、经济概况 知识城目前总体上为准城市化地区,开发建设依托原九龙镇区沿九龙大道相对独立发展,总体上形成镇区综合服务、园区工业生产、外围农业种植的发展格局。但镇中心区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镇级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滞后。农业镇特征明显,工业企业数量不多、现有工业档次低,主要为电子电器、石化塑料制品和轻制造 现状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北部的九龙工业园,主要产业类型有电子、化工、制塑和机械制造业等。 3、城镇建设现状 知识城规划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受交通和用地条件的限制,现状九龙镇区建设规模较小,主要沿九龙大道两侧建设,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 规划的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中心,设施等级较低,主要服务于镇区居民及周边的村民。规划区南部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康大学校形成了集文化教育、科研于一体的集区。 1、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打造引领广州、广东乃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型经济发展新引擎 打造汇聚全球精英人才的人才高地 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 打造中新战略合作的代表作品和杰出典范 打造国际化科技信息枢纽城市 (2)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至2015年):知识城建设初具雏形; 远期目标(至2020年):初步成为世界知识经济高地; 远景目标(2020年以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知识经济高地。 2、功能定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前沿 国家战略产业先导区 珠三角产业升级引擎、体制创新先行区 广州都会区的先进生产服务中心 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拓展提升区 四、产业发展 按照知识密集度高、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强、生态环境好的原则,重点选择发展研发服务业、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健康服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产业等八大产业,形成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高附加价值制造业和宜居配套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五、 发展规模 1、 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10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30平方公里; 远景:60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8万人,远期(2020年)26万人。 六、 空间结构及布局规划 1、空间结构 (1)基于“井”字型快速交通骨架的轴向生长格局 顺应基地南北狭长的带状谷地特征,构建沿谷地南北向拓展的城市骨架,塑造开放城市格局,有利于实现与周边地区便捷联系和整合发展。 为满足知识城与空港经济区、广州中心城区及大学城等重要城市功能节点的便捷联系和顺畅交流,构建“井”字型快速交通骨架,形成对外联系快速通道的同时,拉开城市发展的基础框架。 (2)遵从自然生态的蓝绿网络格局 着眼基地良好的山水环境特色进行蓝绿网络系统的构建。考虑到中部谷地的城市建设会对两侧山地生态系统的联系产生一定的阻隔,沿基地中部凤凰河和平岗河的分水岭建设两条东西向生态廊道,有助于生态保育和水源涵养,从而保护和提升知识城生态系统的安全。 (3)“TOD”导向的组团发展格局 考虑知识城的带状组团格局,采用“TOD”模式引导组团开发,结合轨道站点形成服务中心,打造串联于生长主轴的三大公共服务核心。另外,以生长主轴为中心向东西两侧依次递减的发展模式,可保持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中新(广州)“知识城”选址地区用地总面积12246.49公顷,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2962.48公顷,占规划区总用地的24.19%。 (1)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907.3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0.63%,其中一类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