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doc

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卫星城理论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Town Theory in Beijing’s Urban Construction 1 闫晨 学号:3106495 年级专业:10级城市规划与设计 班级:硕-城规10 Yanchen1 摘要/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atellite Town and New Town theor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in Beijing,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Town and New Town theory in Beijing; b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Beijing satellite town constructing,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amples and experiences, put forward detailed responses. KEY WORDS/ Satellite Town, New Town, Urbanization,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arden City 中图分类号:TU39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革命浪潮的不断涌进,加剧了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国家的经济活动日益集中,进一步招致了人口的集聚。各国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产生的各种困境。 1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和产业集中以及对自然资源和空间环境的利用,逐渐给自然和社会的负载力带来了挑战。为推动城市化的继续发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就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是通过大城市中心区不断提高其影响的辐射作用和控制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二是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是比较传统的提高城市化的方式。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是以成功的大城市发展为范本的,因此大型中心城市的合理规划,以及对城市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合理解决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有些大城市向外扩散、环状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的规模无限制地膨胀,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状态。例如,北京城市建设,从二环、三环,到现在的五环、六环,呈圈层式不断扩张。因为城市人口和主要功能的聚集,这一结果有其客观规律性,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如此扩大的规模到底有没有一个上限值?身处在北京的我深深感受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拥挤、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地价昂贵、城市管理和治安难度增大等等,如果我们放任不管,这些问题就会日益严重。面对这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收稿日期:2011-01-11 种情况,我们不能再盲目扩张以单中心为主的城市结构布局,而应回顾历史的经验,尤其是借鉴国外卫星城和新城的发展实践,研究自己的发展道路。 2 卫星城概念的提出 卫星城和新城的概念源于19世纪城市规划的鼻祖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所提出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田园城市的核心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质上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而后,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Satellite Town)”这一概念的是美国人泰勒(Graham Romeyn Taylor),他在1915年提出应在大城市郊区建立卫星城,把市区的工厂迁入郊区,以分散大城市的高密度人口以及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卫星城,顾名思义,类似宇宙间卫星与行星的关系,比喻子城与母城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随后,在1924年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为防止超级城市出现,应当建立卫星城市》的决议。英国率先建立了卫星城。卫星城与城市中心区有一定距离,最初的卫星城距市区一般约40-50km;卫星城规划人口为6-8万人;卫星城突出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即母城的依赖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担中心区的某一功能。继英国之后,法国、日本、意大利、苏联、美国、比利时、荷兰、菲律宾等国家,都纷纷建立起卫星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南京、沈阳、武汉等城市,进行郊区规划,建设了数量不等的卫星城。 [2] 2) 1) [1] 3 从卫星城到新城的演进过程 如今,在很多国家,卫星城与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