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ppt

  1. 1、本文档共4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理性与节制的理性精神不仅规定了梁实秋的文学观,而且也规定了他的文学批评理念。 1、批评本质 批评的任务不是作文学作品的注解,而是作品价值的判断。解脱的方法、传记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我们都可以承认是文学批评方法的一部分,但不能认为是批评的终点,更不能认为批评方法的正则。纯正的批评方法,乃是严谨的判断。 梁实秋主张判断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也就是理性的批评。因此他既反对印象主义的批评,同时也反对科学主义的批评。 泰纳的社会历史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 凡是靠着自己的感觉而享受一件艺术品,其结果我叫他做‘鉴赏’。凡是根据一个固定的标准而评判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其结果我叫他做‘批评’。我们可以由印象而得鉴赏,可以由品味而得批评。 文学批评既非艺术,更非科学,……..以批评与艺术混为一谈者,乃是否认批评家判断力之重要,把批评家限于鉴赏者的地位。 文学批评也不是科学,以科学的方法施于文学批评,有绝大之缺憾,文学批评根本的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估定。 在他看来,泰纳和马克思主义批评都是过分强调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作者的出身地位等,这种批评是在文学领域之外来研究文学。 文学作品一方面固是表现了当时的社会,但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的人格,并且解释社会现状,只能算是解释了作品产生的状况,不能算是平衡其内容的价值。………这种研究都是有益的,但只能做批评的准备,而不能代替了判断。最好的研究文学的方法是在作品里面去研究,不是到作品外部去研究。 他看来,泰纳或马克思主义批评只是一种分析或研究,而不是判断,充其量只能作为批评前的准备或参考, 因为文学批评是判断的,不是印象的,也非科学的,那么就得遵从判断的原理。 希腊文“批评”一字,原是“判断”之意,并不涵有破坏攻击之意思。判断有两层步骤,——判与断。判者乃分辨选择的工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固定的普遍的,其判断之动机,乃为研讨真理而不计功利。 -----《文学批评辩》 他认为批评的对象既然是以人性为内容的文学,而人性是很复杂,远不是科学的原理公式所能条分缕析明白的。此外他还严格地区分了文学与科学方法的不同之处。 科学以实证的方法研究自然与社会的现象,文学以经验的想象的方法来说明人生。………这种归纳的考据的工作,自有其本身之价值,但并非纯正之文学批评。因为文学批评的任务是在确定作品的价值,而不在说明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其对外界之关系。 ——《科学时代中之文学心理》 这种理性的批评观对于长期以来一直把文学等同于哲学认识论,以科学思维模式解释文学的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无疑具有修正意义。 2、关于批评的标准 梁实秋从他的人性论出发,认为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对人生的态度,纯正的人性乃是文学批评的唯一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绝对的。文学批评只有以人性为标准进行评判,才能达到对文学的客观、公正的伦理的选择和价值的估定。 不希望文学批评的标准能采用条律的形式,因为“人性”既不能以条律相绳范,文学作品不能以条律为衡量。  (二 )二元人性论的文学观      ?  (一)二元人性论的文学观的特点   1、以人生的常态反对浪漫主义病态“自我表现” 艺术活动比别的活动更贵自由,差不多自由便是艺术的生命。自然界的花草在能自由生长说才能成为美好,艺术也是一样。我以为象‘各取所需’为社会经济的原理一般,‘各尽所能’是我们应当对于艺术家容忍的一个原理。眼光远大一点的社会学者,如基友、如罗素之类,多注意艺术上的自由,这是我们所当服膺的一点 ------《艺术之社会意义》 《端午节》的表现的方法恰与我的几个朋友的作风相同。我们的高明的作者当然不必是受了我们达到影响;然而有一件事是无可多疑的,那便是我们的作者原来与我的几个朋友是在一样的境遇之下,受了大约相同的影响,根本上本有相同之可能的。 无论如何,我们的作者由他那想表现自我的努力,与我们接近了没他是复活了,而且充满了更新的生命。………。 《不周山》又全集中极可注意的一篇作品。作者由这一篇可谓表示了他不甘拘守着写实的门户。他要进而入纯文艺的宫庭。这种有意识的转变,是我为作者最喜欢的一件事。 1、对批评本质的理解不当 2、缺乏自由主义的思想观念 3、宗派主义思想 3、理论和艺术修养不足 4、狂叛的个性 与适之经农,步行去民厚里一二一号访沫若,久觅始得其居。沫若自应门,手抱襁褓儿,跣足,敞服(旧学生服)状殊憔悴,然度额宽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