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碳排放交易之路 王军纯.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未来碳排放交易之路 王军纯

国内碳交易如何布局 从国内碳交易市场前景预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减排市场,因此碳交易提前布局尤为重要。 一是从努力的方向看,我们应该与欧盟市场加强联系,瞄准最前沿的市场交易体系。 ?? 二是从实现的路径看,自愿减排必然不能占据上风。强制性减排为基础的碳减排才最具备价值。因此必须把举国的强制性减排作为优先选择。必须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打一场大的更持久的低碳环保的战役。 ?? ??三是布局的策略是从沿海向内地快速行动。当前中国碳排放恰恰都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说明了中国式的发展是粗放式的模式,从沿海向内地减排是策略既说明碳减排的刻不容缓,只有这种转型才能真正赢得国际尊重。 ???? 四是从实施步骤看,先易后难,夯实基础,稳步前进。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大量基础性的数据需要重新确认,至少要对全国各行各业和重点部位进行严格的第三方的碳盘查,建立健全碳减排的咨询、认证,严格管理程序和制度。因此全社会需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关键低碳技术自主研发,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才能在低碳经济大潮中站稳甚至成为中流砥柱。 为什么林业碳汇能在CDM框架下率先突围? 当前强制性的碳排放陷入困局,但是林业碳汇作为一种集多种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由于成本低,碳捕捉能力巨大,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符合全球各国的利益,必然从碳减排的项目类型中脱颖而出,率先突围。碳汇造林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效途径。其原因: 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碳汇造林项目成本最低。碳汇造林取得的碳减排成本是工业节能减排同等碳减排的1/4-1/10。通过技术改造实行减排二氧化碳,每吨的成本一般约要100美元;而通过碳汇造林,每吨的成本大概10美元左右。而作为交易对象,碳汇造林相对其他碳减排方法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效果真实可见。相比于一些所谓低碳工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新的二氧化碳,碳汇造林是实实在在地吸碳和减排。交易的购买方只要知道林木的蓄积量增加量,就大概可以测算出碳汇量。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碳汇造林固碳能力最强,持续作用时间最久。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62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1%提高到2010年的20.36%,森林蓄积量达到137.21亿立方米,全国森林植被碳储量达78.11亿吨。国际要求选用碳汇造林项目至少持续20年以上,长的可以到50-70年,一般的节能减排项目大约10-15年。 三是应对气候变化,碳汇造林有益于可持续性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京都议定书》规定:实施项目的土地必须是过去50年以来的无林地或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因为碳汇造林项目选择50年以上无林地和20年以上的再造林用地作为条件,能和改造沙漠、沙化土地、滩涂湿地有机结合起来,利国利民。同时对改造小气候环境起到良好作用。 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碳汇造林引发产业链延伸,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碳汇造林就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增加森林碳汇储备,应对气候变化最高效的手段。从苗木供应到接种技术、生物肥料、林业机械、林下产业等,可形成漫长的产业链条。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碳汇造林能和可再生能源及新型能源能实现有机结合。特别是在沙漠沙化土地上,太阳日照强,风力资源一般比较丰富,可和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能源利用实现完美的结合。 为什么林业碳汇能在CDM框架下率先突围? 林业碳汇交易如何后发先至,实现超越? 由于今年来对气候谈判不确定因素的判断,国际买家都处于观望中,使得CDM碳汇造林不能迅速普及。特别是德班气候谈判对核心问题未能达成共识,使得国内开展以CDM项目开展的方式的造林变得遥远无期。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拥有庞大的资源、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高;其次,缺乏专业人才;第三,资金引导措施少。 虽然近年来,我们国家积极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实施了“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加强林业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蓄积量,中央财政提高了造林投入补助标准,每亩补助由100元人民币提高到200元人民币,建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49亿立方米。中国有世界首位的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目前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78.11亿吨。但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巨大潜在量,并不等同于大片的“碳汇林”。 林业碳汇卖方要进入碳汇市场需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碳汇造林系列标准”营造碳汇林;要有与国际接轨并结合中国国情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