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印章.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州之契”印,明崇祯,印面8.4×8.4cm,通高11cm 此印即李自成建“大顺”国号当年所颁行的地方官印 “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印,明,印面7.1×7.1cm,通高8.8cm “安陵君印”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55cm。清宫旧藏。印钮兽大头,巨口,盘卧,神态威慑。 “南康王章”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宫旧藏。印钮为弧拱形覆瓦状,宽与印台等齐,瓦面满琢精美的勾莲纹。 “荆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6×2.7cm,通高2.3cm。清宫旧藏皆应是托名之作 “殷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6cm。清宫旧藏 辽东王玺”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0cm。清宫旧藏,龟钮背上饰环纹,极规整有致。龟扭首侧视,神态惕惕。 “太原王玺”玉印,明,印面2.25×2.25cm,通高1.95cm。清宫旧藏 “安武君”玉印,明,白文印印面2.8×2.7cm,通高3.4cm。朱文印印面2.5×2.5cm,通高2.1cm。清宫旧藏印钮为神兽辟邪,瞠目呲口,踞地扭身,动感强烈,印材色青有斑。 “华阳君印”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2.3cm。清宫旧藏 韩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65cm。清宫旧藏“ “江夏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2.2cm。清宫旧藏印钮为一曲腿侧卧的小羊,意态恬静。 “望诸君”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1.9cm。清宫旧藏 “白发向人羞折腰”石章,明末,汪泓篆刻,印面3.8×3.0cm,通高5.8cm “建安君”玉印(二件)明,兽钮印印面2.6×2.7cm,通高3.1cm;龟钮印印面2.8×2.5cm,通高2.8cm “中山王宝”玉印,明,印面1.4×1.4cm,通高1.5cm。清宫旧藏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九叠文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大清受命之宝 皇帝奉天之宝 大清嗣天子宝 皇帝之宝 皇帝之宝 天子之宝 皇帝尊亲之宝 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 皇帝信宝 制诰之宝 天子行宝 天子信宝 敬天勤民之宝 敕命之宝 垂训之宝 命德之宝 钦文之玺 表章经史之宝 巡狩天下之宝 讨罪安民之宝 制驭六师之宝 敕正万民之宝 敕正万邦之宝 广运之宝 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二十五宝质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纽有交龙、盘龙、蹲龙型制,雕制精美,同时也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章文物。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14×14cm,重1800k 太上皇帝之宝,通高15cm,纽高7.3cm,印面22.5×22.5cm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cm,边长2.6cm;中“乐天”,椭圆形,高1cm,长径3cm,短径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cm,边长2.6cm 青玉“五经萃室”印,清乾隆,印面3.2cm×3.4cm,通高7cm 印是乾隆皇帝晚年经常使用的宝玺。 “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cm,通高11.4cm “正黄旗满洲四甲喇十叁佐领图记”印,清,印面5.7×5.7cm,通高9.4cm “太医院印”印,清,印面7.7×7.8cm,通高10.8cm “大同府印”印,清,印面8.3×8.3cm,通高11.8cm此为清代官印。清代府隶属于省,下辖州县,其长官为知府,秩四品。 “文县守御所印”印,清康熙,印面7.6×7.6cm,通高10cm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石章,清中期,长6.1cm,宽4.1cm,通高6.5cm,重235g 印田黄石制,随形,薄意,侧款。印文篆体,朱文。 “臣心如水”石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cm,印面边长4.1cm “彰厥有常”石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2cm,印面边长4.1cm 十钟山房藏钟”石章,清,王石经篆刻,通高6.3cm,印面边长4.3cm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款字中流露着篆“ 、隶书意趣。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