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保险营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保险营销寿险传统营销模式遇到挑战 反人性做法会逐步消失在这种变化中,传统的寿险营销模式就遇到了挑战,比如增员。过去靠打一些擦边球,吸引来一些人(比如说自己是职业介绍所的),现在呢不太管用了。还有说说产说会,过去十年每年搞开门红产说会,变着法子邀请来大量客户,最后签单(有的时候吃完饭不能走,必须买张单),但现在呢,如果在朋友圈发一条我要去参加某某公司客户联谊会,后面可能就有人评论说“很可能要卖产品给你”,信息变得更加透明了。像以前可能是客户不签单不让走,比如耗到晚上一点多,这种反人性的做法在今天,会逐步被去掉。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尊重人,一切反人性的行为都会逐步消失。可能真正关心互联网能带来什么、能够改变保险业的人,是我们的客户。今天有客户自己就在朋友圈里发保险信息,让我很惊喜,移动互联转型下自然而然有更多的人帮你去传播保险了。互联网保险保险业要发展,必须用“用户”代替“客户”移动互联还能带来什么机会呢?互联网带来大量碎片化的单一产品,而保险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无形、潜在的隐性需求”、“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人性的售后服务更为迫切”。从这几个角度,代理人应该审视自身。所以我们可以用“用互联网思维改革保险营销”,用几个词概括就是,用户体验、用户至上、免费、专注、极致。具体怎么运用,举个例子,我有3000多个微友,其中1500个是代理人,而我的朋友圈几乎都崩溃掉,早上一开始代理人就在发早上好,中午是中午好,晚上是晚上好!每天都这样,如果一个客户的朋友圈是这样,他的感受谁能照顾到?这就是因为,有很多代理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很少顾及客户的感受。前两天有个调查指出,据统计八成用户对保险不满,很多人不相信,说自己的客户很满意。但其实“你是你,不代表客户”。互联网思维下强调的是用户,用户与客户的最大区别在于,客户强调推销而用户强调体验。如果保险业要发展,必须用“用户”代替“客户”。那保险用户如何能得到体验呢,当然不可能比如买了车险出去撞下车,看能不能赔,这不行。但你可以在售前让用户比较舒适的得到信息,而不是强迫他(天天在耳边说你该买这个买那个)。思考:哪些是互联网不能代替的?谁也不知道互联网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中介一定会去掉的。但这里有个概念,去掉中介不代表去掉代理人,未来会有很多独立的代理人/经纪人。为什么代理人不能替代,你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人会变得越来越懒(比如懒得写字、懒得对话、懒得深入了解东西),未来需要专业人士来讲解。说具体概念,什么叫中介?中介就是赚中间佣金的,而代理人是赚佣金的。我一直有一个思维“羊毛出在牛身上”,也有人说“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个思维用在保险行业特别有用。比如说车联网。有人说车联网会颠覆整个车险领域,车险的佣金越来越低,有很多业务员说既然赚不了钱,那我就不做了。其实用上面的思维,我们能发现机会的——车险可以作为入口来获取客户。举个例子,我正在跟深圳几个大的单位在谈团购车险,可以拿到比电商更优惠的价格,且服务一流。但是拿下来之后,这些单位的车险谁来服务呢?我们这批代理人就组成一个团队,专门提供服务。比如,有一个单位大概有两万人,有一万五千部车,即使车险赚不到钱,我也非常愿意做免费的服务,因为我要的是这个客户。如果我有两百个这样的客户,根本不需要找任何新的客户,就够了(我要的是客户背后的资源和他们的综合金融)。前段时间新国十条出来后,我发表了两个观点:①移动互联使信息快速传播,从而逐步减少销售误导,同时大幅提升国民保险意识;②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保险业,现有部分人员因不适应变化而迅速淘汰;全国保险的保险代理人总数会先上升,而后下降。当国内人均GDP超过六千美金以上,保险是会呈快速上升的阶段,大概到一万美金之间,这个阶段至少还有五到八年的时间。当前很多老业务员,三到五年之内,如果不改变多数会被淘汰;包括总监和经理,四分之一的人是要淘汰掉。全国保险代理人现在三百万,不可能升到六百万,可能会到三百万到四百万,但是后面会出现一个变化,人数会下降,特别是低产能、低素质人员会淘汰掉,里面的人员结构会发生变化,这是我自己的感觉,我做了19年,我能看到这个市场变化。如何应对,我们可以思考三个问题:①保险的本质是什么?②人寿保险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③保险代理人的价值在哪里?第一个问题不再多说,说第二个问题。理财型保险的回报率,根本高不过市场上很多产品,因此从理财角度来说,配置一些这种产品时可以的,但不需要大量配置;而人寿保险不可替代的是保障性的特点,人们确实需要。另外保险代理人价值在哪里?其实忽悠营销时代已经快结束了,专业时代来临。客户会倒逼保险业进行改革。过去保险产品跟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培训代理人,代理人去传递信息给客户,人传人的模式,中间难免产生误导,也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