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修辞方式.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借代 借代-以特征代事物 借代-以部分代全体 借代-以原料代物品 借代-以专名代通名 借代-以人名代事物 四、并提 并提-举例1 并提-举例2 并提-举例3 并提-今用 五、互文 互文-单句中互文 互文-复句中互文 倒置-举例 八、委婉 委婉-避不吉(死) 委婉-避不吉(生病) 委婉-避冒犯 委婉-交际辞令 * *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为了使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更富于表现力,作者往往努力运用各种表达手段和表现方法,对文字词句进行修饰。这就是所谓“修辞”。 古汉语的修辞方式很多,这里介绍八种最常用的修辞格。 一、引用 “引用”可以分为三类:引文、引事、引言。 1 引文 所谓引文,就是引用古代典籍上的文字,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文的对象,除了《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外,还包括史书、子书、集书。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2 引事 所谓引事,就是引用历史故事或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看法,又叫“稽古”。 3 引言 所谓引言,是指引用并非出自书本,而是流传于民间的名言、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等,以便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说服力。例如: 《水经注·江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比喻 比喻是通过两类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打比方、以此喻彼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比喻大致可分为三类:明喻、暗喻(隐喻)、借喻。 1 明喻 明喻要在本体和喻体之间使用喻词(“如”、“若”、“犹”等),按“本体·喻词·喻体”的顺序排列。 例如: 《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 暗喻(隐喻) 暗喻又叫隐喻,它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中间不用喻词。暗喻一般用判断句或叙述句的形式表达。 例如: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曹公,豺虎也。” 3 借喻 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在句中不出现。例如: 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子·梁惠王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事物本来都有自己的名称,但有时为 了修辞上的需要,不用事物本来的名称, 临时借用与某事物有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这种修辞方法叫代称,也叫借代。 借代不同于比喻。比喻是说“甲象乙”, 实际上甲不是乙,不等于乙。代称是直接 代替,即以另一名称代替某事物的本来的 名称。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代荒凉的地方。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 特征,此代老人;垂髫, 是小孩束发时垂下的短发,以代小孩。 绿,代海棠叶;红, 代海棠花。 远弃风雅,近师辞赋。 《文心雕龙·情采》 莫不寄言上德,托意 玄珠。 《谢灵运传论》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 国风和小雅是《诗经》中的 两部分,这里作为《诗经》的代 称。 《老子》第三十八章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以“上德” 代称老子的学说。《庄子·天地》中说黄帝“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就用“玄珠”代称庄子的学说。 马车车厢为舆,代称马车。 许子以釜甑爨(zèngcuàn ), 以铁耕乎? 《孟子·滕文公上》 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 网之上。 《文心雕龙·情采》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 丹青。 《正气歌》 铁是犁的原料,就以 “铁”代称犁。 鱼网是造纸的原料, 就以“鱼网”代称纸。 丹砂和青雘是两种可作 颜料的矿石。由于古代以丹 册记勋,以青册记事,所以 用 “丹青”代称史册。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 惜;钟期既遇,奏流 水以何惭? 《滕王阁序》 杨得意推荐司马相如做 了官,杨得意便成为推荐者 的代称。春秋时楚国伯牙善 弹琴,钟子期最能欣赏他的 琴音,钟子期便成为知音的 代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楼兰为汉时西域国名, 曾勾结匈奴屡杀汉使。后来 傅子介计杀楼兰王。 “楼兰” 代称敌人。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 之焉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