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的疑难争议之讨论 2014.11).ppt

小学语文教材的疑难争议之讨论 2014.11).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材的疑难争议之讨论 2014.11)

11.为什么《索溪峪的“野”》会入选教材? (1)写张家界的文章千万篇,为什么《索溪峪的“野”》会入选教材? (2)这篇课文对学生习作由哪些启示? 互动 在10、11案例讨论中,你有何感悟? 要重视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体会,也要重视表达方法的感悟和运用。 五、欣赏不盲从 12.《爷爷和小树》有哪些美? 互动:这课中,你发现哪些美? 《夜书所见》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诗的前两句写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但不要过分渲染。后两句描写的图景令诗人倍感亲切,也许他会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所以感情略显舒缓。这两句给人的画面感很强,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那种景象,然后通过交流,合作完成课后习题的相关要求。 ——教参 4.关于《长征》的疑问 互动:请自述诗意。 疑问:“三军”指哪三军? 老教参关于“三军”的解释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 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因为《长征》一诗是毛主席写的古体诗,在古文中,“三军”有四种意思,这在《辞源中有详细的解释和例文,而《辞源》中四个义项的第二项即是:“军队的通称”。 另类解读 诗人自己的说明 课标教参的解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三军:在古代,大国军队都设中军、上军、下军等三军。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指全军。 ——教参 5.人教四下23课张志和《渔歌子》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中,你觉得哪是词的精妙之处? (2)这首词抒发的情感和《江雪》和《独坐敬亭山》异曲同工吗? 教参表述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本词是词人首作的《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后人所写的《渔歌子》以此做词牌名,其内容就和渔父无关了。 互动 从上述2、3、4、5案例中,你有何感悟? 读诗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体会与感悟 读诗不能想当然,不可望文生义,要做好查证工作 学生不一定懂这么多,我们则应多了解为好 …… 三、篇章重整体 6.《生命 生命》中的困惑与感悟 四下19《生命,生命》: (1)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描述对象? (2)三个描述对象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飞蛾求生 砖缝中长出的瓜苗 倾听心跳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