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图形讲解(补充).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ID图形讲解(补充)

论PID调节器比例(P),积分(I),微分(D)的影响. 本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详细讲述了P,I,D单独变化时,对系统动态响应和稳态精度的影响。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积分控制: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的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误差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至等于零。因此,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控制: ??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或有滞后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也就是说,微分项能够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PD调节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于有较大惯性环节或滞后的被控对象,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响应。 等幅(临界)振荡: Kp=48;T=2.5s; PID: Kp=0.013; Td=0.35; 1/Ti=0.813; T=2.5; PID: Kp=0.1; Td=0.35; 1/Ti=0.813; T=2.5; PID: Kp=0.013; Td=0.35; 1/Ti=0.01; T=2.5;(系统积分时间常数越大,系统振荡小,动态响应时间小) PID: Kp=0.013; Td=0.35; 1/Ti=1.15; T=2.5;(积分时间常数越小,积分作用强,系统不稳定) PID: Kp=0.013; Td=1000; 1/Ti=0.813; T=2.5;(微分时间常数的作用效果不明显,Td=1000时,超调量减小一点,对动态响应时间影响不大) Td的影响是:Td增大时,超调量减小,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PID: Kp=0.013; Td=3000; 1/Ti=0.813; T=2.5;(继续加大微分时间常数,Td=3000,Td过大时,引起过大的超调,系统不稳) 一般Td值不用设置,取0构成PI调节器,假如要设置和确定比例KP 一样,调大Td出现振荡时,确定Td为当前值的30%。 实际上,PID参数整定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事实上P,I,D参数三部分作用会相互影响。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